法德領導人警告將對美發起報復,美歐矛盾持續發酵,或將引發沖突

導讀據觀察者網報道,綜合美英媒體信息,美貿易代表戴琪趕赴歐洲同各國探討如何處理美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貿易保護問題,媒體消息來看,美歐之間...

據觀察者網報道,綜合美英媒體信息,美貿易代表戴琪趕赴歐洲同各國探討如何處理美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貿易保護問題,媒體消息來看,美歐之間未能取得有效進展。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規定當美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時,如該車在美國組裝并含有來自美、加、墨三國的電池金屬原料,則可獲得7500美元的高額補貼,這一規定使得歐洲大量電動車型在美國市場面臨極為不利的地位。

電動汽車是一個處于不斷增長狀態、以萬億美元為單位進行計量的巨大市場,而美國是全球主要的電動汽車市場之一,美國以貿易保護手段將歐洲本土電動車企攔阻在外的做法,對于向來以汽車產業為關鍵產業的德法來說,是在德法兩國的經濟支柱上做文章。

美國這一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激起了歐洲的憤怒,歐盟輪值理事會主席國捷克貿易部長、歐盟貿易專員等人均對美國的做法表示了不滿,并尋求以談判方式尋求美歐貿易爭端的解決方案。而相比于歐盟官員不敢對美強硬的緩和態度,法德兩國領導人則發表頗為強硬的言論。

法德領導人在10月26日指出,美國如不取消貿易保護做法中對歐洲電動車企的不公平待遇,歐盟會以同樣進行高額補貼的方式做出反擊,盡管這可能會讓美歐啟動新一輪貿易戰。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采訪時稱,歐洲可以效仿美國出臺《買歐洲貨法案》,并為歐洲制造商預留補貼。

隨著美國一方面以高額電動汽車補貼排擠歐洲電動車企、一方面以4倍高價能源收割歐洲,同時趁歐洲之危驅動歐洲企業遷往美國,歐洲國家的反美情緒正在蔓延。歐洲《現代外交》網站指出,美國在以“帝國資本主義”做法利用各類手段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逼迫歐洲不得不以超高價格購買能源。《現代外交》強調,美國才是歐洲真正的敵人,這一點已被越來越多人意識到。

美國赤裸的漁利吸血操弄是美國在西方的輿論霸權所無法遮掩的,歐洲困境的延續大幅激化歐洲民眾的反美情緒,因能源危機帶來的物價飛漲、燃料費用暴增問題引發歐洲多國爆發反北約的示威游行。

歐洲的安全狀況及能源狀況本可以不必如此惡化,法德兩國領導人也一度試圖斡旋俄烏沖突,但美國的強勢介入最終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美國以俄烏沖突引爆歐洲危機,并對歐洲各國能源保障背后捅刀推動各國去工業化,對歐洲經濟造成了嚴重創傷,據央視新聞報道,歐洲在過去數月時間中約有10%粗鋼被閑置、鋁鋅產量大幅降低約50%,化肥產量損失約70%。能源危機一日不緩解,歐洲國家的去工業化過程便一日不會停止,而美國,已成為歐洲各國解決能源危機的最大攔路虎,不論是美國對歐4倍高價能源的直接原因上,還是美國施壓歐洲中斷與俄羅斯能源聯系的間接原因上。

德法兩國領導人威脅在電動汽車補貼問題上對美進行對等報復,正是歐洲對美憤怒的典型體現,美歐間有爆發貿易沖突的可能,而如果美國仍不停止在歐洲創傷上“吸血”的行徑,可以預見的是,歐洲民眾的更大憤怒,顯然還在后頭。

  •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