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中國外長王毅應約與美國國務卿通電話。美國務院新聞稿內容顯示,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稱,此次時長約70分鐘的通話是專業、有用、卓有成效的,布林肯在通話中強調了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的立場并稱“中美應維持暢通渠道”、“應負責任處理雙邊關系”。被記者問及中美下一步合作計劃是什么時,普萊斯稱,如果G20峰會前有必要,我確信美國國務卿將同中國外長再通電話。
中國外交部網站則披露,此次通話中中國外長王毅指出,中方有著公開透明的內外部政策和光明磊落的戰略方向,美方不應基于臆測和偏見對華發生誤判,中美關系發展同兩國利益和國際社會共同期待相符,奉勸美方以實際行動停止遏制打壓的錯誤做法、停止侵害中方權益的錯誤行徑。
中美兩國作為太平洋兩端的兩個大國,在價值觀念上有所差異在所難免,但美方不應以侵害性動作處理中美關系,而應回到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互利共贏的基本軌道。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同中方通話過程中強調“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但聽其言、觀其行,就美方目前的行動來看,美國仍未將這一表態落到實處。
美國防部發布的2022年美國防戰略指導性報告中,將中國確定為所謂“美國安全的嚴重系統挑戰”,并在亞太安全上對中國橫加污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指出,美方需停止繼續以對抗視角審視中美關系及全球局勢,將美國總統拜登“四不一無意”的對華關系表述落到實處。
言至而實不至,甚至在言與行上南轅北轍、截然相反,這一點已成為美國的“典型特征”,美國相關做法在持續損害中美互信,也在讓美國愈加失信于全球各國。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國家,兩國關系穩固則全球國家受益,兩國關系出現危機則中美及全球都將面臨震蕩,這一榮損相映的基本形勢,是當下中美關系的基調。
具體在中美經貿關系中,2021年中美經貿規模超7500億美元,相比2020年提升超28%。因對華合作美國社會增加260萬工作崗位,千萬美國民眾是中美貿易的直接收益者,中美兩國基于經濟互補的系列合作,同時大幅提升了美國經濟具有的韌性。2022年前9個月,中美貿易額超580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漲幅約6.9%。
除經濟領域的合作內容外,中美兩國在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全球安全、外空及海洋開發、打擊跨國犯罪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合作內容,美氣候問題特使特里今年8月、10月連續兩次呼吁中美恢復氣候合作,美防長也呼吁中美兩軍恢復主要安全溝通機制,這顯示著美方是能夠意識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的。
但美方的誠意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能只有“三秒鐘的記憶”。中美關系不可能在美方不斷侵害中國核心利益、不斷對華濫施制裁與打壓的情況下迎來發展。美國務卿在與中方通話中稱“維持中美暢通通話渠道很重要”,而與維持通話同等重要的,是美方對承諾予以踐行的行動。美國當下面臨著日漸嚴重的社會危機、通脹危機、金融危機,而各類零和博弈行徑只會讓美國的深層困境不斷加深。與華及全球大多數國家相向而行,這才是美方走出困境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