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已經組成“復仇者聯盟”,想“報復”俄羅斯的心,已經藏不住了,接下來,死的人會更多。
近日,英國《經濟學人》有報道稱,烏克蘭安全局前局長瓦連京·納利瓦伊琴科透露,烏克蘭特工已經成為報復行動專家,并且組成了一個專門的“暗殺小組”,主線任務就是消滅“與俄羅斯合作者”。這聽起來,有沒有一點耳熟?像不像是中國古代,負責給皇帝繳清叛徒的“血滴子”?烏克蘭這一次,是用上絕招了。
關于烏克蘭的暗殺行動,可以一直追溯到2015年,當時的烏克蘭安全局內部,成立了一個新機構,成員幾乎都來自烏克蘭安全局第五局,這個部門原本是負責反情報任務的,但后來,主要工作逐漸演變成了暗殺。還真別說,這個暗殺小組的“成績單”,非常不錯。根據《經濟學人》的說法,2017年,頓涅茨克親俄武裝指揮官米哈伊爾·托爾斯特赫被火箭彈襲擊身亡;2018年,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前領導人亞歷山大·扎哈爾琴科2018年在餐館遭遇爆炸身亡,這兩件事,都是烏克蘭安全局第五局干的。
烏克蘭成立了這個“暗殺小組”,無異于握住了一把“利刃”。烏克蘭國內有不少親俄勢力,他們為俄羅斯傳遞情報,甚至暗殺澤連斯基,這對烏克蘭來說,就像是一枚扎在心頭的“釘子”,不拔除,遲早危及性命,因此,查出這些親俄勢力,并消滅他們,對烏克蘭來說,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這時,“暗殺小組”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作為曾經的情報部門,要查出大部分的親俄官員或群眾,并不是一件難事,有多年暗殺經驗,要除去這些人,更是簡單。
但這“利刃”也為烏克蘭帶來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加重“白色恐怖”的氛圍。所謂“白色恐怖”是指,反動派殘酷鎮壓人民的恐怖氣氛。烏克蘭的“暗殺小組”,雖說不會真的殘酷鎮壓人民,但在調查所謂的“與俄羅斯合作者”的時候,難免會誤傷到無辜民眾,民眾難免會人人自危。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民眾很有可能被其他勢力“煽動”,從而對自己的國家失望。到了那個時候,烏克蘭就得面對更加嚴重的“內憂”問題了。
也有人說,烏克蘭這是,在戰場上干不過俄羅斯,于是就拿自己人出氣。我看不太對,烏克蘭大概率是真的想要肅清內部,畢竟,在目前西方普遍消極的態度下,烏克蘭再不抓緊時機整頓內部,可就來不及了。總而言之,烏克蘭的“暗殺小組”,是有實力的,但能不能像中國古代的“血滴子”一樣,發揮重要作用,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