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
今年5月底,
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宣布已獲得批準,
將腦機接口技術用于人體實驗,
“人機結合”商業化的時代,已然降臨。
▲
仿生人藝術家Viktoria Modesta展示義肢造型
圖源:Beautiful Bizarre
▲
女孩Amie將特斯拉鑰匙植入手臂,輕觸開啟車門
圖源:Brut
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侵入性改造,
有上萬人在體內植入芯片成為“初級賽博格”,
用以乘坐火車、開門解鎖和支付賬單,
其花費不過約1300元(180美元),
有人在手臂內植入特斯拉車鑰匙,
輕觸一下,就能啟動引擎,
還有人在顱骨內植入電子眼設備,
來“看到”紅外線和紫外線……
▲
“電子眼”賽博格人,內爾·哈比森
▲
左:哈利·帕克的刀鋒義肢(攝影:Natasha Pszenicki)
右:2019年,他為英國女王介紹自己的畫作
我們采訪了“半機械人”哈利·帕克,
他使用高科技義肢生活了15年,
深入賽博格、仿生人、DIY身體黑客的社群,
并于今年4月出版新書,
《尋求修復:人機合成的前沿故事》,
“我覺得總有一天,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植入設備,
如果我的朋友給孩子買了一條神經束,
變得更加聰明,上更好的學校,
我難道不會為自己的孩子也買一條嗎?”
編輯:劉亞萌
▲
哈利·帕克在安裝他的義肢
其中的仿生膝蓋重1.7kg,售價約7萬英鎊
攝影:Steven Pocock
大約15年前,20歲出頭的哈利·帕克在戰場服役時,踩到一枚簡易爆炸裝置,就此失去了雙腿。
經過艱難的復健后,他獲得了當時最先進的義肢,內含一款智能仿生膝蓋,中間的微處理器芯片能憑借算法對周遭環境做出反應。
其附帶藍牙功能,可以連接到手機上的app程序,更改不同的行動模式,戴上后可以騎車、快走、打高爾夫,甚至扛著孩子走路也完全不在話下。這款膝蓋重1.7kg,售價7萬英鎊(約64萬人民幣)。
縱然有這樣高科技的義肢,很長一段時間,哈利·帕克還是會因為自己的殘疾感到羞愧和自卑。有一天他路遇一群放學的小學生,其中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突然問到:“你是賽博格嗎?”哈利·帕克剛開始有點懵,然后笑了笑回答:“不,我是半機器人(Half-robot)。”
“賽博格,是指一種半人半機械的生物,從這個定義來說,我似乎的確是的,我68公斤的體重里,有60公斤是血與骨的‘濕件’(wetware),有8公斤是義肢硬件。也就是說,我有12%是機器。”
▲
Viktoria Modesta是一名仿生人流行藝術家
擁有時尚多變的義肢造型
圖源:Beautiful Bizarre
▲
2014年,Les Baugh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實驗室里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大腦控制雙手義肢的人
他碰到過一些殘疾人,自豪地介紹自己是“賽博格”,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在使用神經系統控制的義肢,擁有強力靈敏的機械手,甚至有四肢癱瘓的人能用大腦去控制機械臂為自己抓取食物。
另外,很多身體健全的新新人類,在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機械改造。
于是哈利·帕克欣然地踏入這個“人機合成”的新世界,去探訪了最前沿的實踐者——電子眼、DIY生物黑客、AI醫生、腦機接口、在義肢里“放入閃電”作為裝飾的藝術家、“超人類主義宣言”…….
他前往德國觀看半機械人運動會(Cybathlon),這個會每4年舉辦一次,包括外骨骼賽、義腿賽、義臂賽、腦-機接口賽、動力輪椅賽和功能性電刺激自行車賽,“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場合成人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醫學技術公司和大學生物工程院系齊聚一堂,互相檢測各自最新的創意和設備。”
▲
凱文·沃威克用手臂神經控制機械手
他拜訪了世界上第一代賽博格人凱文·沃威克(Kevin Warwick)。他是英國雷丁大學的教授,從20多年前就開始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
1998年,他在自己前臂植入了一枚RFID芯片(RFI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用于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數據),當他走過雷丁大學控制系的房間時,門、電燈、取暖器和計算機都自動為他開啟。
之后,他通過手術在左臂正中神經(median nerve)植入了“腦門”腦機接口(BrainGate BCI)電極陣列,并與一臺計算機連接,以此能夠控制一臺電動輪椅,并讓一只機械手開開合合。
▲
左:凱文·沃威克給自己的手臂做植入芯片手術
右:凱文·沃威克與妻子進行神經鏈接
他還將自己的“腦門”連接到妻子的神經系統,讓自己的運動神經信號傳到了她的大腦,達到了一場“純電子溝通”。其中最為微妙的一點,是當時夫妻二人婚姻面臨崩潰,但就在這一次神經連接后,兩人變得無比親密,挽救了婚姻。
這個“腦門”實驗,正是日后諸多腦機接口項目的前身。“和凱文見面的經歷很棒,這讓我開始思考生物黑客和身體黑客,他們用DIY的方式,將一些芯片和機械部件放入體內。”
▲
用體內芯片解開門鎖
在凱文·沃威克進行賽博格實驗的20多年后,“身體黑客”(Bodyhacking)成為一股潛流,這群人通過使用普通人買得起的現成工具,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改造。
而在體內植入芯片,是這個社群里較為溫和的一項改造。
▲
米粒大小的芯片,往往植入虎口處
在瑞典,已經至少有8000人給自己的身體植入了不同的RFID芯片,成為初級階段的“賽博格人”。
這些芯片往往米粒大小,經由一根大型針管注入手掌虎口、手臂等皮下組織,全程幾乎沒有痛感,2個小時即可完成,而且只需要花費大約1300元(180美元)。
芯片中存有數據和信息,當你乘坐火車、刷信用卡、解鎖家門、啟動打印機時,用手掃一掃就可以了。疫情期間,還有公司推出“疫苗護照”功能,用手機貼近皮膚,就會顯示你的疫苗記錄信息。
▲
女孩Amie Dansby將特斯拉鑰匙植入體內
▲
用手臂啟動汽車
更有層出不窮的科技愛好者,直接將特斯拉的鑰匙植入體內。一位名叫Amie Dansby的美國女孩,將特斯拉Model 3的卡片鑰匙外殼溶解,取出內部NFC芯片植入右手臂,開門、啟動,都只需將手臂輕輕一碰。
這個過程要比普通RFID芯片植入要痛很多,同時在新聞曝光之后,她收到了一些攻擊,“很多人覺得往身體里植入芯片會很奇怪,但是有那么多人往臉上注射肉毒桿菌、植入硅膠假體,卻都被認為是美麗和正常的。”幾年之后,Amie又在手臂里植入了一只夜間可發亮的LED燈。
在很多國家,這種植入過程甚至都不用進醫院,購買相關設備后,在家就可以操作,哈利·帕克說:“體內植入芯片在英國不是個大事,挺容易的,不過如果你要將芯片取出來,可能就需要手術。而且也會存在植入物老化的問題,有一定危險性。”
▲
內爾·哈比森在用“電子眼”欣賞一朵花的顏色
攝影師:Laars Norgaard
▲
其電子眼工作示意圖
另有一些人,會利用這類技術,來拓展本不屬于人類的感官。
內爾·哈比森(Neil Harbisson)是“賽博格”世界里的名人。他天生色盲,只能看見黑白兩色,但是現有的醫療手段并不能對此進行改善。
于是他在大學期間自己動手開發了一種“眼博格”的裝置,在頭骨內植入了一種感應元件,外面伸出一條天線,將偵測到的顏色波長轉變成震動頻率,讓他能從頭骨中“感受和聽見”顏色。
至此以后,內爾·哈比森不僅能感受到普通的顏色,還能感受到正常人看不到的紅外線和紫外線。
▲
內爾·哈比森的護照頁,照片帶有“電子眼”
哈比森的一大成就,是成為第一個獲得政府正式承認的賽博格。他在自己的護照里更新了帶有電子眼的照片,起初被政府拒絕,之后以“我的身份認同是賽博格,植入設備應該算作一種器官”為理由,說服了當局。
▲
穆恩·里巴斯在雙腳植入元件
能實時感知地球發生的地震活動
她根據感知到的地球運動,進行舞蹈
穆恩·里巴斯(Moon Ribas)是內爾·哈比森的好友,她的身體沒有任何缺陷,為了成為賽博格,她在雙腳植入了一種可連接到在線地震儀的裝置,能實時感知地球發生的地震活動。
在采訪中,哈利·帕克對此舉頗為贊賞,“我認為穆恩·里巴斯的有趣之處在于,這些改造使她更接近自然,直接感受到地球的運動,這真的很美好。”
“身體黑客”社群活動如火如荼,各種不同的工具和元件很容易在網上買到。
如果你想感受揚聲器和硬盤的電磁引力,或是想變魔術般地移動桌子上的回形針,你可以將一枚生物感應磁鐵植入指尖。
有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一種“指北”的裝置,可刺入你胸骨上方的皮膚,每當你轉向北方,它就會振動。甚至有人在研究 “賽博高潮”(Cyborgasmics)的裝置,在骨盆里植入一種振動設備。
▲
2020年8月,馬斯克展示Neuralink的手術機器人
▲
今年5月,Neuralink公司宣布獲得FDA的許可
其腦機接口項目可以在人體上進行實驗
人機合成是真的勢不可擋嗎?
哈利·帕克曾經就這個問題跟朋友產生爭論,當時兩人聊到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所做的項目:將帶有數千個電極的超薄神經束,植入顱骨。該項目初期目標是讓癱瘓患者重新行動,但是馬斯克提出,未來可以通過增強這項技術達到“人和人工智能的共生”。
“我們希望保留身體的神圣性,但是朋友說,如果他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一條價值5萬美元的神經束,于是他的孩子比我的孩子變得更有趣、更聰明、更健康,就讀頂尖大學,擁有更好的工作,過著更幸福的生活,那會怎么樣?難道我不想給孩子也植入一條?”
▲
“腦機接口”項目會令人聯想到“黑客帝國”世界
在腦中植入設備,可能會涉及到隱私泄露、技術奴役人類等問題,想起來令人驚懼,可是一旦它開始商品化,就是勢不可擋,就像30多年前人們害怕手機信號穿入人體,但現在已經沒有人談論這個了。
這種“改造”的趨勢也哈利·帕克本人身上發生。他目前使用的還是智能“套筒”義肢,體內并沒有植入機械元件,但是他也對神經控制的義腿十分著迷。這需要進行一次骨整合手術,由一根鈦制的金屬棍將皮膚戳開,然后再接入外部機械設備。
因為手術有風險,哈利·帕克還在猶豫,“再過幾年,如果我的身體因多年磨損而惡化,或許骨整合會成為我的選擇之一。”
“我覺得總有一天,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植入設備。”如今有醫療需求的人,已經在使用內置芯片定期檢查心臟、檢測胰島素水平、減少末梢性疼痛。
▲
2017年福特汽車公司使用外骨骼設備
協助流水線工人工作
▲
2019年日本一家公司購買了簡易外骨骼設備
協助70歲以上的勞動者工作
攝影:Daigo Orihara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范圍內,每100人中約有15人殘疾,每100人中有2至4人嚴重殘疾;每年有50萬人脊柱受損,輪椅用戶多達6500萬;在接下來的30年里,8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差不多會翻兩番,達到3.95億。
人們會因為事故、癌癥、年齡增長等各種原因而變得衰弱,對機器改善肉體的渴望會越來越旺盛。
比如外骨骼設備,可以預防體力勞動對身體造成損害,讓老齡化勞動力繼續勞動。“想象一下,當你80或90歲的時候,你可以穿上外骨骼去購物、 照顧孫輩、并接他們回家,這些技術會幫我們維持與社會的聯系,保持長久的活力,以及更加幸福。”
在跟這么多“合成人”交談過后,哈利·帕克有了釋懷,“我對自身缺陷感到更自在了。就連被稱為殘疾人也感覺還好……一如經金繕修復的碗,我也得到了再造。修復的過程,以及我為此投入的時間,都使我更加珍視自己的生命。我接受了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