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河南商丘公交發布通告,稱因公司嚴重虧損,將于3月1日暫停運營商丘市區公交線路。但其很快在當天中午就刪除了這則通告,并且又發了另一則通告,表示將克服困難,確保公交不停運。其實停運只是手段,討薪才是目的,明面上是停運, 暗地里則是催促當地政府部門趕緊出錢。
而商丘市政府也很快表示政府工作組已進駐,將依法依規查明情況,進一步紓困解難,確保市區公共交通正常運營。從結果來看公交公司的訴求應該是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被拖欠的拔款也能很快得到解決了
其實近兩年全國多地公交公司都出現過停運討薪事件,前有廣東博羅六條公交線路停運,后有甘肅蘭州公交欠薪好幾個月,讓員工自己貸款給自己發工資。還有河南鄲城市、河南周口市下轄的鄲城縣、湖南省耒陽市、黑龍江漠河市等城市,都發生過類似情況。
這次商丘公交的這波操作與其他公交公司也是如出一轍,而從各地的過往案例來看,發停運通告己然是一招討薪利器,通告一發,立馬解決,屢試不爽,頗有農民工跳樓討薪的功效了。因為通告發出來后,當地政府無論砸鍋賣鐵、東挪西借,都只能硬著頭皮先解決問題了。畢竟公交車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停運,對當地大多數市民的生活出行都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
我國現在的城市公交公司一般都是從以前的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民營企業,但改制過后的公司還需要繼續承擔一些公益性服務。比如要對老人、現役軍人、傷殘軍人、殘疾人等等免票,對學生半票,同時也不可隨意漲價等等。當然公交公司也會從政府那里獲取一些補貼,而這兩年各地公交公司的停運都是因為地方政府的補貼不到位引起的。
其實補貼公交公司的這點錢,放在以前對于地方財政根本就不是事,前些年房地產紅火的時候地方政府都是愁怎么花錢。可有錢時不想怎么存錢。如今房地產不景氣,賣地收入銳減,再加上三年的疫情防控,各地經濟發展受影響,還要出錢進行疫情防控,才導致財政的捉襟見肘。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對那些民營公交公司拖欠補貼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只是公交車司機一直以來在老百姓眼里都是勤墾敬業的形象,而且是這些年無數曾經高大形象破滅后僅存的幾形象個之一。所以在公交車停運事件傳開后,老百姓大多都沒有幸災樂禍,而是更多的關注地方政府,盯著他們事情怎么解決。況且公交公司以停運來表達訴求也是有理有據,政府也只能籌錢發放補貼了事。
只不過,在財政缺錢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補貼了公交公司,就不得不在其他開支項目上緊縮。例如,在財政沒錢的情況下,很多城市已經開始準備減肥瘦身,精簡公職人員。比如山西目前選擇了兩批一共六個縣城進行試點,對機構進行改革,對編制人員進行大幅精簡。而對于這些精簡老百姓大都是喜聞樂見,因為大家心里一直都有一桿稱,這種時候總能一致的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