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華
編輯 | 許悅
在繼感冒退熱藥、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之后,防護口罩也難買了起來。12月15日起,社交媒體陸續出現“口罩買不到”“口罩漲價了”“口罩斷貨了”一類的聲音。
12月16日,界面新聞在多個網絡三方平臺切換至國內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區域,從口罩類型觀測,存在部分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已經顯示為“無貨”狀態;而從口罩品牌看,大眾熟悉的品牌口罩“無貨”狀態更明顯,且官方旗艦店的購買難度更大。
但是,與現狀相悖的另一個事實是,中國一直是口罩生產大國,三年疫情更是極大擴充了生產能力。
截至今年12月,天眼查顯示的國內口罩相關企業數量達到89.3萬家。并且,在2020年5月,中國就有三個月向世界出口568億只口罩的能力。
然而,三年過去了,大眾當前為什么又買不到口罩了?
部分口罩購買難
據界面新聞12月17日查詢,穩健京東自營旗艦店顯示,KN95顆粒防護口罩已經均顯示無貨、一次性醫用護理口罩顯示無貨;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成人口罩、兒童口罩存量十分有限。
而在穩健官方旗艦店,醫用防護口罩(N95)、醫用外科口罩、成人口罩、兒童口罩有部分產品還可下單,但也存在一些產品無貨的狀態;同時,已經搜索不到KN95口罩產品。整體而言,在前述兩個平臺,穩健醫療的口罩存在購買難度,特別是N95口罩。(注:KN95和N95是防護等級一樣的口罩,均指過濾非油性顆粒物的效率大于95%的口罩,前者是國內標準,后者是國外標準)
對此,穩健官方旗艦店的店鋪公告顯示,“在此特殊期間,為保證廣大消費者都能買到穩健醫療的產品,各渠道都在快馬加鞭處理中”。同時,公告還表示,當前,在線咨詢量暴增所以回復較慢,并且受疫情影響,快遞存在部分地區無法正常寄遞與下單的情況。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奧美醫療旗下的口罩。12月17日,奧美醫療京東自營旗艦店的醫用類口罩、外科類口罩均顯示為無貨。而在奧美旗艦店,N95及醫用口罩系列中,可選項相對較多,但也存在大量醫用防護口罩顯示為無貨狀態。
與穩健官方旗艦店的解釋相比,奧美醫療旗艦店給的解釋更為直接。其表示,因當地疫情原因,快遞人員陽性導致人力短缺,預計12月1日-15日的訂單無法發貨,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還請諒解。
此外,京東方面的舉動也從側面顯示了近期物流行業存在的困難。該公司在12月14日宣布將從全國調集首批1000余名快遞員赴北京保障物流,并在12月15日起陸續投入到北京的快遞配送工作中。這也解釋了為何該平臺的部分區域口罩購買較為困難。
除了物流問題,12月15日,奧美醫療在互動平臺還表示,公司相關產品目前主要保供院線市場等,線上零售渠道可能會存在無法購買的情況。產能方面,公司表示,近期受國內防控政策變動等影響,公司口罩等個人防護產品較為緊俏,相關產線滿負荷生產,公司正在加班加點保障相關產品供應。
由此可見,部分口罩的購買困難與需求量短期快速增長快、物流問題,以及資源調配存在優先級有關。
不過,在當前這個時期,一些非官方旗艦店的口罩也開始悄悄漲價了。
例如,在一家名叫杺康大藥房旗艦店,穩健醫療的N95口罩還可尋找到。不過,此類產品50片裝的N95口罩賣699元,10片裝的賣159元,5片裝的賣79元,如此算下來,基本約15元一片。
而在橙十三大藥房旗艦店,穩健N95口罩(頭戴式)50個賣到958元,30個、20個、10個包裝的已經無貨,基本也約19元一個。而在更多藥房旗艦店,N95口罩單個價格賣到10元之上不在少數。
同時,在社交媒體的“N95口罩”話題下,也出現了一些“剛剛買的N95口罩 129元50只。不說了,先囤了”、“可以私聊,現貨少量”、“再不囤就來不及了”一類的信息。顯然,當前國內的口罩市場,也存在炒作之風漸起的現象。
對于近期的口罩問題,12月15日,中糧期貨發布研報稱,隨著疫情管控變化,公眾對于口罩等物資需求增加,前段日子口罩行情再起,熔噴料價格炒至最高15000元/噸,熔噴布炒至最高65000元/噸,隱約有再現2020年疫情時期的口罩亂象時的苗頭。
不過,該機構認為,目前形勢早已今非昔比,上游原料漲價更多可能是曇花一現。具體原因包括,一來是難現2020年的口罩百倍利潤,各渠道環節的囤貨投機性會更為理智;二來是全球范圍內對于防疫物資的儲備更為從容,海外也不缺口罩,很難和國內的現狀形成共振,而且隨著后續居民對于疫情管調整的適應性增強,口罩囤積現象會大幅減輕。
產能應是充足的
若是從產能方面看,國內生產口罩的能力不應被擔憂。
截至目前,國內經營范圍包含口罩、呼吸防護的企業在數量不少。據天眼查,截至今年12月,國內現有89.3萬家口罩相關企業。數據同時顯示,自2020年以來,口罩相關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其中,2020年新增19萬余家,年注冊增速79%;2021年新增超25萬家,年注冊增速59.2%;2022年至今新增31.2萬家。
并且,國內的口罩生產在三年前已經經歷過需求暴增的情況,證明了口罩的擴產可以在較多周期實現。
在2020年1月底,中國工信部(全稱工業和信息化部)曾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采訪表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占全球約50%,國內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只。當時,國內處在疫情爆發初期,口罩等防護物資出現過短期的供應緊張。
2020年2月8日,比亞迪(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于官方微博宣布,公司轉產的口罩已進入生產環節,預計2月17日前后量產出貨,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每天500萬只。由此可見,僅僅是比亞迪一家公司的緊急動員,就能使國內的口罩產能得到迅速突破。
而在2020年5月24日,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說,新冠疫情以來,中國已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緊急援助,解決對方燃眉之急,向24個有緊急需求的國家派遣了26支醫療專家組。同時,中國向世界出口了568億只口罩和2.5億件防護服。
如果按2月至5月的時長來估算,三個月內,國內平均每天出口的口罩可達約4.7億只,這樣規模的數據也說明,早在2020年上半年內,國內口罩的日均產能規模不容小覷。
同時,在2020年的6月-8月,國內就探討過了口罩產能問題,也出現了一些在當年2月開始生產口罩的小工廠出現虧本買口罩甚至是倒閉的情況。2020年8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程明睿發文提示要化解口罩產能過剩。文章表示,疫情暴發至今,口罩產能已經從供不應求快速過渡到相對產能過剩。
這也意味著,在2020年,國內口罩從需求快速增長、企業啟動生產擴產,再到需求被滿足、產能過剩,經歷的周期是大半年。
在隨后到來的2021年,相關公司的業績也呈現出曾經的“口罩行情”已經結束的現象,有公司的產能過剩還相當明顯。不過,在收益銳減之后,作為大眾個人日常防護常用產品,口罩在國內的需求依舊存在,頭部公司也沒有放棄這個市場。
例如,陽普醫療曾在2021年的業績預告中提示,預計報告期口罩收入550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約1.12億元, 減少比例95.32%。最終,該公司2021年的口罩收入約707萬元。以及,2021年,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超3000萬元。
健爾康的財報信息顯示,疫情爆發時,公司對部分產品產能進行了擴建,主要包括水刺無紡、濕巾、酒精片和口罩等產品產能,2020年口罩產能利用率達207.38%,其余產能也都基本超出飽和狀態;2021年,口罩、水刺無紡布和酒精片的產能利用率分別下降至38.53%、89.5%和81.59%,產能利用率下降幅度劇烈。
另一方面,2018年-2021年,奧美醫療實現營收20.28億元、23.52億元、38.34億元、29.2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28億元、3.26億元、11.58億元、4.31億元。對于2021年的業績變動,奧美醫療解釋稱,2021年之后,全球范圍內的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感染防護產品價量回歸正常水平。
而在目前,奧美醫療也持續在布局感染防護領域。今年5月,該公司在答投資者問時還表示,為了應對感染防護領域的競爭白熱化趨勢,公司會堅持提供更優質與高性價比產品,公司投資新建的奧美醫療疾控防護用品生產基地在產品質量、成本方面較以往有突破性提升。
而在這三年間,擁有醫用耗材和以全棉時代品牌為主的健康生活消費品業務的穩健醫療業務比重已經發生過變化。具體而言,2020年,穩健醫療的醫用耗材業務營收占比七成,健康消費品業務近三成;2021年,兩項業務在營收上五五開。
隨后,在今年上半年,穩健醫療的醫用耗材實現收入32.3億元,同比增長45%;健康消費品營收18.8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公司包括N95 口罩和防護服的疾控防護產品實現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53.89%。另外,穩健醫療在今年還有三次并購,標的產品集中在醫用耗材領域。
在今年6月初,穩健醫療表示,公司醫用防護服及防護口罩產能得到極大提升,供應狀態得到緩解。不過,對于最新的產能安排,該公司未給予回應。
這些數據和決策均意味著,相關公司在近三年確實經歷了口罩需求的大起大落,同時也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頭部企業還是在持續按需生產和經營口罩業務。
而在當前,在經歷了口罩需求由盛轉衰、業務比重隨之調整的階段后,市場存在較大的需求量再度重啟但人力和物料資源無法驟然適配的壓力,企業會需要一輪調度時間,但最終好轉是可實現的。
公司與政府已在保供
不過,面對近期上漲的口罩需求,已有不少公司表示其已經在協調國內的生產資源并全力保供。
例如,英科醫療12月1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現有一次性口罩年化總產能約13億只,其中主要為醫用外科口罩,及一部分KN95口罩。近期因國內放開,KN95口罩及普通醫用外科口罩的需求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公司已積極協調供應鏈及生產物料,提升生產效率以滿足市場對口罩等防疫物資的需求。
另據浙江在線12月15日報道,振德醫療在接受其采訪時表示,公司外科口罩當前日產能已達1000多萬,醫用防護口罩也達200萬只;同時,該公司還在積極擴產能,近期將使醫用外科口罩日產能達到1500萬只、醫用防護口罩日產能達到300萬只。
此外,穩健醫療在12月14日回答投資者為何市面上N95口罩緊缺一問時表示,公司的N95、KN95等多類口罩受疫情防控政策影響,銷售存在波動性,公司正在積極擴產中。
另一方面,與感冒退熱藥和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一樣,政府當前以管轄區域為單位也對口罩也做了戰略儲備和監測調控。據浙江在線,截至目前,浙江各地儲備口罩47559萬只,其中省級實物儲備1160萬只,全省各類醫用口罩日產能達到3878萬只。
此外,近期在江蘇常州、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湖北武漢、福建福州等地近期也陸續發放“健康包”,大多優先供應經評估有居家治療需要的市民。其中產品也包含當前的緊俏“物資”,例如連花清瘟膠囊、退燒藥、抗原檢測試劑、酒精類產品、防護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