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以下不賺錢,卻有人在忽悠:直播帶貨1天能賺110元

導讀 原標題:腰部以下不賺錢,卻有人在忽悠:直播帶貨1天能賺110元 直...

原標題:腰部以下不賺錢,卻有人在忽悠:直播帶貨1天能賺110元

直播帶貨,且去地圖邊緣、踏平坎坷成大道。

媒體報道,株洲市民熊女士投訴稱,其繳費參加的短視頻培訓課程,毫無“營養”、退款無門。

之所以入坑,只是被諸如“1天至少賺110元,每個月有保底收益5500元”之類的暴富話術所誘惑。

直播帶貨真能暴富嗎?

經過3年多沉淀,這個行當早就告別了喧囂。

哪怕在最火熱時段,真正帶貨暴富的也只是、羅永浩、董宇輝等頂流。

腰部以下不賺錢!

恰恰是業界對涌入直播帶貨的龐大網紅們實際盈利能力一以貫之的認知。

而在年初,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孟倩和筆者的交流中,她分享的采訪所得更讓人詫異:品牌方已經不愿意尋找分散的中小主播進行帶貨,中尾部網紅們的帶貨成績正進一步縮水。

其實,頂流網紅也在縮水,只是還能賺到錢。

根子在模式上,并不比傳統電商更扁平化渠道的直播帶貨,以其驚人的坑位費和作為中間商賺差價的本質,讓如這般頂流也在價格上頻頻翻車,更讓吸金秘技“全網最低價”事實破產。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的大門已經關閉,但機會依然存在。即:

丟掉全網最低價,去傳統電商沒有蔓延到的地圖邊緣去探索新路,走得多了也就成了大道。

最典型莫過于東方甄選。

在去年備受爭議的“天價玉米”事件背后,不難發現得到新東方成熟企業管理和模式覆蓋正穿的東方甄選,恰恰針對農產品這一傳統電商涉獵較少、產品標準化難度高的領域,自建產業鏈,形成了以直播為前臺的產供銷一條龍,從而有了自己的獨家產品,哪怕董宇輝跳槽也不至于窘迫。

換個角度思考,直播帶貨的致富經,就有了尋路方向。

株洲也不乏先行者,炎陵黃桃早就走進直播間,成了一時之盛會;荷塘區也在春節期間推出了以當地食品加工企業的特色美食為賣點的直播……

更多的農副產品,從制作到成型,如何通過直播、短視頻來達成出城、出圈乃至出國,其實早前李子柒、阿木爺爺們的路數都已經給出了許多參考。

只是浮躁的直播帶貨網紅們難已沉下心、去城郊結合部這些地圖縫隙處、到大山深處去探索、發現“獨家”和深耕“護城河”罷了。

只會叫賣,必然路越走越窄。

善于發現,則走過路過不會錯過,前途和錢途也就豁然開朗。

此為方法論,不獨是直播一脈可用!

刊載于《株洲日報》2023年3月2日“天臺時評”專欄,刊載時有刪節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