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在面臨多重因素堆積的情況下,利潤率快速下降,開始遭遇麻煩。根據臺積電公布的第一季度經營數據,2023年第一財季財報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營收下降了18.7%,凈利潤更是下降幅度高達30%。這樣的利潤暴跌對于臺積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對臺灣省的經濟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臺積電在前往美國建廠的過程中也遭遇了極大的麻煩。美國承諾的補貼很難兌現,并且建廠成本遠遠超出了預期。這意味著臺積電將不得不承擔更多的財務負擔,而這進一步加劇了其利潤的下降。
此外,全球芯片需求也出現了放緩的趨勢。由于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增長疲軟、供應鏈問題以及其他國家芯片制造能力的提升等等,導致對芯片的需求量有所下降。這對于臺積電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因為芯片制造一直是其主要的盈利來源。
另外一個影響利潤下降的因素是芯片制造成本的上升。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制造流程的不斷改進,芯片的制造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這意味著臺積電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保持其領先地位,并滿足客戶對高質量芯片的需求。然而,這也給公司帶來了更大的財務壓力,對利潤率產生了消極影響。
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6月21日的報道,臺積電近期面臨一些發展困難,因此決定在上海舉辦技術論壇。據了解,這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分享臺積電最新產品和技術發展,特別關注于開拓中國市場。為了體現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臺積電高層決定共同來到中國,并尋求中國市場的發展機會。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帶領團隊,連同兩位資深副總經理張曉強和侯永清一同來到中國。這個舉動也旨在展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臺積電高層近期來到大陸拜訪一些重要的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和壁仞科技,并計劃向這些公司銷售先進制程技術。此舉顯示出臺積電對大陸市場的重視程度正在上升。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陸市場對于臺積電的整體營收比重約為10%至15%,可以說具有重要的影響。事實上,大陸市場潛力巨大,只是過去臺積電故意配合美國封鎖措施,導致其在大陸市場的拓展受限。而且,在過去臺當局也對臺積電在大陸的發展進行了限制,這使得臺積電在大陸市場的份額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大陸市場在科技產業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龐大的市場需求。
面對困境,臺積電積極尋求大陸的幫助,旨在通過大陸市場擺脫當前的困境。除了汽車芯片之外,全球芯片和半導體需求都出現了明顯下降,市場不景氣也是臺積電放下傲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走出當前的困境,臺積電在世界范圍內都找不到一個突破口,唯有大陸市場才是最有希望的出路。
盡管臺積電非常渴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機會,并表達了一定的真誠態度,但要實現顯著擴展還面臨一定的難題。由于臺積電已深受美國控制,在許多問題上只能迎合美國的意愿。只要美國不同意臺積電在中國擴展市場,臺積電就只能聽從美國的安排。因此,臺積電求助中國,更多地是尋求自救,只有與中國攜手,共同對抗美國,才能實現真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