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日賺9.79億背后:慷慨分紅1400億 估值或重塑

導讀 原標題:“三桶油”日賺9.79億背后:慷慨分紅1400億 估值或重塑“三桶油”。圖/IC Photo隨著3月29日晚間中國石油(601857.SH)與中國海油...

原標題:“三桶油”日賺9.79億背后:慷慨分紅1400億 估值或重塑

“三桶油”。圖/IC Photo

隨著3月29日晚間中國石油(601857.SH)與中國海油(600938.SH)披露年報,包括中國石化(601857.SH)在內的“三桶油”2022年度業績均已出爐。

核心經營指標方面,“三桶油”吸金能力不減,2022年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573.82億元,相當于日賺9.79億元。

在高油價周期的機遇下,2022年“三桶油”油氣勘探業務均創佳績,資本支出同比增加,增儲上產帶動經營效益提升。其中中國石化的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盈利創近十年最好水平。但在高油價帶來的成本壓力下,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的煉油、化工板塊出現業績下降。

作為龍頭央企,“三桶油”慷慨的分紅計劃也是每年股民關注的重點之一。根據目前已披露的分紅方案,包括中期股息在內,“三桶油”2022年度分紅總額將達1435.45億元。

作為傳統能源企業,“三桶油”的能源轉型亦在推進,在氫能與海上風電等領域已展露野心。

高油價周期增儲上產拉動效益

中國石油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2391.67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歸母凈利潤1493.80億元,同比增長62.1%。

中國石化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3181.68億元,同比增長21.06%;實現歸母凈利潤663.02億元,同比下滑6.89%。

中國海油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222.30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歸母凈利潤1417億元,同比增長102%。

據此計算,“三桶油”去年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573.82億元,相當于日賺9.79億元。

業務板塊上,“三桶油”側重有所區別。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均為包含石油勘探開發、煉化和銷售的全產業鏈企業,兩家企業分別在上游油氣資源與下游化工領域占據國內主導地位,中國海油則以勘探開發業務為主,是中國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商。

國家能源局2019年提出“七年行動計劃”,強調石油企業要將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受此戰略指引,在2019-2020年國際油價低迷期間,“三桶油”資本開支仍舊維持高位,持續增儲上產。

2021年后,隨著全球疫情緩解,國際油價逐步從冰點回暖。2022年,受俄烏沖突影響,國際油價沖高,布倫特原油年均價達到101.34美元/桶的歷史峰值。進入2023年以來,國際油價雖有所回落,但仍處于歷史較高位置,1-2月布倫特原油均價82.8美元/桶。

在高油價周期的機遇下,2022年“三桶油”勘探業務均創佳績,增儲上產帶動經營效益提升。

中國石化勘探及開發事業部2022年經營收入為人民幣3194億元,同比增長27.8%;經營收益為537億元,同比增長1046.6%。全年油氣當量產量6878.96萬噸,同比增長1.9%,境內原油產量3532.26萬噸,天然氣產量353.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1%,境內油氣儲量替代率165%。

中國石化表示,公司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盈利創近十年最好水平,上游抓住高油價有利時機,全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加強成本控制,擴大效益建產規模,優化天然氣全產業鏈市場運行,油氣產品量價齊增,經營效益大幅攀升。

中國海油稱,2022年公司堅持把勘探放在首位,持續加大勘探投入,突出規模發現和效益儲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當年公司儲量替代率達182%,儲量壽命為10.0年。

高油價帶來成本壓力,煉油、化工板塊業績下降

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2022年經營收益為人民幣122億元,同比下降81.3%。化工事業部虧損141億元。中國石化表示,主要因高油價下原油采購成本上升、汽柴油毛利率下降,疊加需求不振,產品毛利同比大幅收窄。

因毛利收窄,行業開工率下降,中國石油的煉油化工與新材料業務去年實現經營利潤405.70億元,同比下降18.4%,其中化工業務出現虧損。

高景氣下,“三桶油”2022年資本開支均同比增加,主要因加大勘探、油氣等業務支出。

中國石油資本支出為2473.07億元,用于油氣與新能源的支出較上年顯著增加。

中國石化全年資本支出為1891億元,勘探及開發板塊、化工板塊與煉油板塊的資本支出分別為833億元、586億元、229億元。

中國海油資本支出1025億元,用于加大增儲上產、 技術研發和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

不過三家企業2023年預計資本支出均有所下調,分別為2435億元、1658億元與1000-1100億元。中國石化預計在勘探及開發與化工板塊支出將有所下降,中國石油預計在油氣與新能源板塊支出下降。

派息超1400億油氣化工上市央企有望迎來估值重塑

作為龍頭央企,“三桶油”慷慨的分紅計劃也是每年股民關注的重點之一。

中國石油公布的分紅比例為每股人民幣0.22元(含稅),派息總額約402.65億元。

中國石化2022年全年派發現金股利每股人民幣0.355元(含稅),其中2022年中期派發現金股利0.16元/股,末期擬派發現金股利0.195元/股,全年現金分紅總額427.5億元,2022年度分紅比例約為71%。

中國海油截至2022年度末期股息為每股0.75港元(含稅),連同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0.70港元(含稅),2022年度末期股息及中期股息合計每股1.45港元(含稅),共計派息690.21億港元(含稅,約合605.30億元人民幣)。

據此計算,包括中期股息在內,“三桶油”2022年度分紅總額將達1435.45億元。

3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會議,對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進行動員部署。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多家券商認為,目前我國油氣化工板塊上市央企表觀估值低于國際公司,未來有望迎來重塑空間。

東海證券在3月下旬的一份研報中提出,橫向對比,我國上市石油石化企業資源儲量和產能具備國際競爭力,其中中國石油及中國石化的煉化產能均為國際靠前水平;開采成本近年來也有所改善;公司ROE長期偏低導致企業估值受損,而低于國際七大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PB值處于較低水平。研報認為,通過進一步降本增效,提高凈資產回報水平,我國上市石油石化國企有望憑借其優良質地,快速進入估值修復軌道。

三桶油擁抱碳中和,合作加速能源轉型

2022年9月,中國石油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將持有的中國石油18.3億股A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無償劃轉給中國石化控股股東中國石化集團,繼2021年12月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后,“兩桶油”合作持續深化。

光大證券認為,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戰略合作持續深化落地,表明了其積極擁抱碳中和的決心,依靠資本優勢與技術優勢加速向氫能、光伏等新能源領域轉型,其中氫能領域是油氣企業轉型的關鍵領域,資本雄厚的兩大石油公司強強聯合,有望加速氫能產業的發展。

2021年4月,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先后明確對新能源相關業務的重視。中國石油在當月召開的一次總部會議上首度將新能源并列為與油氣平級的第一大業務,中國石化則提出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具體業務進展方面,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中國石油參與的張家口氫儲能發電工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氫儲能發電項目;中國石化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制氫公司,計劃在“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公司投資的全球最大的光伏綠氫生產項目已于2021年11月30日正式啟動。

中國海油則在海上風電業務上布局更為領先。3月26日,中國海油宣布,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在廣東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將進行海上安裝和調試。

據悉,“海油觀瀾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浮式基礎和風機組成,投產后風機年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所發電力通過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用于油氣生產,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中國海油執行副總裁兼新能源部總經理楊云向媒體表示:“進軍深遠海風電是中國海油結合油氣主業,探索新能源產業差異化發展的一條新路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