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防空司令部格倫?范赫克稱:“從美國和加拿大上空被擊落三個物體的來源,我沒有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來自地球之外的可能性。”言外之意就是未知來源直接擊落,雖然是在媒體面前硬氣了一把,但是也掩飾不住8天出動4次戰機背后的荒唐,顯然是魔怔了!
近期,美軍顯然對之前的行動有所芥蒂,就像有媒體評論所說的:如果你要說我是錯的,我就多做幾次,直到你認為我是正確的。
自從一只失控的飛艇意外進入美國上空之后,“大象”與“驢”的相互攻擊和傾軋就開始了,拜登顯然是受了刺激,陷入了圈套:打特挨罵,不打也挨罵。
于是干脆不分青紅皂白,一概命令擊落,因此也在美國當地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美軍發言人也因連續擊落空中不明物體的話題被媒體們追問,一時間烏龍頻出。
前幾天將自家的氣象氣球擊落,這幾天又擊落了未知的“天外來客”。在記者會上,格倫?范赫克稱:不排除這些物體來源的任何可能性,包括它們可能來自外星或是地外文明。
范赫克還強調,這些被擊落的物體與美軍上周擊落的中國無人飛艇氣球存在不同,并敦促“不要將其歸屬于任何特定國家”。
其實,這些言論和行為,無不在說明美軍為了證明拜登是對的,急于獻功,證明此前行動具有重大意義,而在媒體和“大象”與“驢”的斗爭中失去了理智。
表面看是反應迅速,實際上這是美軍癡迷于武力,不冷靜,不專業,這會給民航帶來巨大的風險,是典型的不負責任。
實際上,也反映了至少三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美軍的防空體系,并不是像他們自己標榜的那樣具有先進性,而人員管理混亂和急于獻功都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因此面對突發情況,只能急于“秀肌肉”,給外界傳達:面對可能威脅時給外界任何猶豫或軟弱的感覺。
第二,美國“反智”背后是在塑造威脅論,以便于下一步采取更加荒唐的行為,實際上他們十分清楚,只不過是為了配合當地輿論,以便于進一步顯示決心和實力,說到底還是為了選票和支持率。
第三,美軍配合拜登掩蓋巨大的災難事故,俄亥俄州發生大規模化學事故,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列車日前在美國俄亥俄州脫軌后引發連日大火。
大量的氯乙烯泄漏,造成了極大的污染,與此同時大火覆蓋了現場,而這一重大事件卻沒有被媒體報道。
有一小部分媒體派駐記者前往采訪,卻被干擾和逮捕,后續還面臨非法入侵等指控…
可以是說一切都是表演,美式的表演。但是,美國錯誤地處置意外失控的飛艇,已經迎來了副作用,我方堅決反對,并且保留同樣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而隨著美國進一步炒作,我們也公布了美國自己多次使用氣球非法進入我國空域的事實,據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國的民用無人飛艇誤入美國領空,完全是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和偶發事件,美方擊落氣球的做法完全是濫用武力,過度反應,我們對此堅決反對。
而美國去年就頻繁派艦機遞進偵察657架次,今年一月在南海也高達64次,美國氣球非法進入別國領空已經成為常態,去年就10余次非法飛越我國領空。
不得不說,我們提供的數據清晰、事實清楚,美方樹立了一個錯誤的處置方式,倒是給我們省心不少,以后照樣子做就行,畢竟清單已經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