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種訃告滿天飛,很多知名學者、教授、明星紛紛不幸去世,一時間人心惶慌,于是新冠就變成了“奪命”的罪魁禍首。
其實,這是民眾不想承認現實,推脫責任的一種表現。
誠然,不能說老年人去世和新冠一點關系沒有,畢竟專家都說了,感染后,有基礎病的老人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
可是,想要全部讓新冠背鍋,也是不理智的。
寒冬是老年人需要邁過的一道坎
近期很多知名大學接連發布訃告,比如從11月10號到12月10號這一個月內,清華大學有17人離世,其中退休人員14人,教授1人、院士1人、在站博士后1人。
當然,我們無法從這個數字上得知清華大學在一個月內離世的這17人中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或者什么疾病而離世的。
但是,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去世的人都是一些年邁的老人。
比如:
2022年11月16日逝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分類學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采,享年96歲。
2022年11月27日逝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沈其韓,享年100歲。
2022年12月6日逝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力學家、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教授黃克智,享年95歲。
2022年12月15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光纖通信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梓森,享年91歲。
2022年12月16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湯鴻霄,享年91歲。
2022年12月21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稀土冶金專家張國成,享年91歲。
2022年12月22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與結構力學專家龍馭球,享年96歲。
2022年12月23日逝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學和森林學家李文華逝世,享年90歲。
除了以上這些老人,還有很多醫學界的泰斗也先后離開,比如:
重癥醫學的奠基人陳德昌逝世,享年90歲
著名胸心外科專家李澤堅逝世,享年88歲
風濕免疫學的先驅和開拓者之一蔣明逝世,享年92歲
著名口腔醫學教育家王邦康逝世,享年85歲
著名藥劑學家魏樹禮逝世,享年88歲
著名醫學影像學家李果珍逝世,享年107歲
現代康復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南登崑逝世,享年96歲
著名皮膚病專家孫曾拯逝世,享年94歲
從很多數據來看,包含小編在附近街道所了解的一些普通老人離世,年齡大都在80歲以上,這也就說明,很多老人的離世,很可能是建立在高齡之上發生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和新冠沒有一點關系,很多老人確實是因為感染了新冠,加上基礎病和微弱的身體情況不幸去世的。
但也不能說全部的老人都是被新冠誘發基礎病離世的,還有一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老人基礎病的占比。
家里有老人的都知道,冬季對于老年人來說,絕對是人生在世的一大坎,以至于很多農村人都認為,只要老人堅持過了寒冬,起碼還能多活一年。
因此,冬天也被當做是老人渡劫的一個季節,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數比夏季多41%,而心腦血管疾病占比率最多的就是老年人。
有專家表示,冬季不僅離開的老人比其他季節多,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也偏高。
目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預測,歐洲國家可能即將面臨一個比往年更冷的冬天。而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預測我國今年總體偏暖。
但是,這里有一個變化,那就是前冬偏暖,后冬偏冷。
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老人們面臨的考驗或許還沒有真正到來。
讓老人保暖,盡量不要外出,是當下最必要做的事情。
老齡化帶來的死亡率提升
2022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公告中指出,2021年我國的死亡人數達到了1014萬人,死亡率是7.18%。
如果把1014萬人平攤到每天的話,每天就有2.85萬人死亡,也就是說,在我們喘一口氣之間,就有一個人去世。
其中,老齡人死亡占比已經超過了30%。
截止2021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達到了20056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4.2%。
百分之十四點二是什么概念?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
我國14.2%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經超過了劃分標準的2倍,意味著我國其實已經進入嚴重老齡化時期。
而到了2025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3億,占比例為百分之二十一,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將達到百分之13.7,接近深度老齡化社會。
深度老齡化帶來最大的一個問題,也是人們不愿意發生的事情,就是老人的接連離開。
根據大數據顯示,31個省份中,,就有13個省份老齡人口占比數據更是超過20%,分別是:遼寧、吉林、上海、黑龍江、江蘇、四川、重慶、天津、山東、湖北、內蒙古、河北、北京。
這也就預示著同樣基數的情況下,死亡的老齡人多了很多。
加上我國人口基數龐大,14億人口每年的死亡人口在1000萬左右時,老年人死亡占比就顯得很龐大,這也是目前全國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
只能說,很多老齡人的離開,剛好撞在了新冠放開又爆發感染的槍口上,才引起很多民眾的不滿和焦慮。
而導致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切來得很必然,卻有很突然,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準備的空間,這才是老百姓抱怨的根本原因。
雖然文章開頭說,老年人的去世不能讓新冠背鍋,但現實確實有很多老人還可以多活兩年,如果不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放開,很多人就可以過完春節以后在感受悲傷。
而現在,新冠加速了這個悲傷的到來,雖然這不是新冠直接導致的,但這個鍋需要有人來背,除了新冠,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