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發癢、哪哪都不舒服……還沒有“陽”的你,是不是也這樣焦慮?

導讀最近兩天,一個名為“目前還沒陽性的人的生活狀態”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截至20日下午,該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7億。在不少人將朋友圈當成...

最近兩天,一個名為“目前還沒陽性的人的生活狀態”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截至20日下午,該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7億。在不少人將朋友圈當成“新冠病毒感染交流平臺” 的當下,不少身體保持健康的市民面對疾病也表現出了一些焦慮的情緒,“作為唯一的‘陰人’,在羊群里瑟瑟發抖!”

還沒“陽”的人:

“總感覺自己嗓子發癢”

32歲的齊女士是重慶渝北人,最近一段時間,齊女士所在公司的同事有不少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今天是陽的第三天,終于體會了水泥封鼻的窒息感!”“我用我的刀片嗓請大家欣賞一首《鏗鏘玫瑰》!”12月20日,看著同事們發的朋友圈,齊女士心里很焦慮,“我最近經常覺得自己喉嚨發癢,全身疼,但是一測抗原,又是陰性。”剛剛過去的周末,齊女士家的額溫槍一直沒有離開過她身邊,“基本上每半個小時都要測一次體溫,在沙發上坐著都感覺身上冷,要發燒。”

周末過去了,齊女士的體溫一直都很正常,20日早上,到公司上班的齊女士抗原檢測仍為陰性,“身邊的同事陸續都陽了,感覺對我而言就像一直不落地的靴子,讓我全身難受。”

和齊女士類似,趙先生最近也很焦慮,他一直對自己的居住環境嚴格消毒,在辦公室工作也會一直戴著口罩,嚴格的防護習慣讓他一直都沒有感染,“我現在在辦公室已經不吃午餐了,也很少喝水。”趙先生說,最近,公司里生病的人越來越多,這讓他時常感到焦慮,“我下班回家就一直喝維C,每天早上做抗原的時候都會緊張到心跳加速。”

專家:

分清是焦慮情緒還是外在影響

重慶醫科大學大學城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王我介紹,近段時間,不少人會有“我是不是陽了”的感覺,但是經過檢查又發現自己仍舊健康,還有些人會因為對于疾病的未知的恐懼而感到焦慮。

王我提醒,這段時間,人們的朋友圈、社交網絡都有許多新冠感染病人的自述、交流,當一個健康的人置身于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可能因為集體性的焦慮被影響,產生一些不真實的主觀體驗,此時,首先要分辨自己的感受是不是主觀造成的。

近段時間處于冬季,天氣原本就很干燥,又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排除新冠感染的原因,人們感到嗓子干癢、咳嗽也是正常現象,另外,一些家庭會長期開空調、地暖取暖,也會造成缺水、干燥的身體反應。所以,當你核酸檢測是陰性卻又有類似的感受時,不要慌張,先分辨是否是因為外在環境造成的真實的軀體感受,正常改善通風環境、如果有咽喉炎等疾病要正常處理。

另一方面,要學會直面自己的焦慮,要承認面對大的流行性疾病,一般人都會有正常的焦慮情緒,這種情緒來源于對未知的焦慮,對身體的擔心,要接納自己的感覺,同時按照官方權威的相關指南對照自己的情況,科學分析自身的情況。同時,要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后,大部分人能平安度過,風險是可控的,各種藥物治療也是成熟的,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你是可以應對的,這可以減少對于感染的不確定性和恐懼。

另一方面,對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過度焦慮還來源于對于這件事的注意力過于集中,要學會分散對于這件事的注意力,主動減少在朋友圈、自媒體和大眾網絡對相關信息的接觸,把更多的精力放回工作、學習和日常的興趣愛好中。

如果在一系列的自我調節后,對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焦慮仍舊嚴重影響了生活的人,也可以進一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編輯:夏洪玲

責編:吳忠蘭

審核:馮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