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武冰聰
編輯 |
日前,人社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火鍋料理師”成為中式烹調師職業下的新工種。 據官方定義,“火鍋料理師”是指從事火鍋鍋底、醬料、蘸料制作、菜肴預制、菜品切配并具備一定餐飲經營、管理能力的人員。
在我國,吃火鍋是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習俗。資料顯示,火鍋按照地域、工藝和口味,被劃分為多種派系,包括川渝火鍋、北派火鍋、粵系火鍋、臺式火鍋、云貴火鍋等等。前瞻產業研究院報道指出,2021年我國火鍋店數量超60萬家。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與消費行為監測報告》顯示, 2021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98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689億元。除2020年外,火鍋行業的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增長趨勢,相比與其它餐飲行業,火鍋餐飲行業更容易實現規模化、標準化。
隨著火鍋行業市場規模壯大,火鍋料理師成為新職業,門店老板卻仍然覺得招聘難。85后女生郎朗是海南風味糟粕醋連鎖火鍋店的經營者,目前她已經在北京開了四家門店。“招人的成本非常高,老板頭疼的問題是讓靠譜的人留在店里工作。”
郎朗表示,一線服務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尤其年輕員工流失會比較嚴重。比起從網上招聘,郎朗更喜歡吸收行業內有經驗的員工。之前一家大規模連鎖火鍋店經歷關店裁員,幾名員工就來到了郎朗的店里工作。
郎朗的火鍋店從今年1月起陸續開業,在門店拓展的同時,招聘也在持續進行。在她的店里,內部推薦員工占據很大的比重。
在行業內,有經驗的員工仍然是稀缺型人才。從在招聘平臺上,許多企業發布招聘火鍋店后廚人員的啟示,其中有獨立門店,也不乏連鎖企業。 “出鍋底、剝肉、做海鮮、洗菜、涼菜、出菜、洗碗等多個崗位。”在北京,某連鎖店的后廚員工月薪5至7K,公司還提供了員工宿舍和免費的三餐。
郎朗認為,在門店中火鍋料理師可以通過學習實現個人發展和向上晉升。“比如一個切配工,在能力過關、把本職工作完成好的基礎上,愿意學習出冷盤,后續可以參與排班,接觸一些管理工作,就可以不斷向上發展。”
此前,“年輕人聚餐更愛吃火鍋”話題在網上引發了討論。以火鍋為代表的流水線作業餐飲,被認為不利于中餐烹飪的進步。在郎朗看來,火鍋料理同樣具是一門學問,堅持傳統和拓展創新都必不可少。
“底料是火鍋的核心。”郎朗此前經營西餐廳,跨界做火鍋,她從調制底料開始下功夫。糟粕醋火鍋的湯底遵循古法,利用釀酒米糟的醋酸熬制而成,材料來自海南當地。為了制作出湯底,郎朗數次飛往海南,和當地的師傅一起在工廠里品嘗整改。
郎朗認為,火鍋料理也需要因地制宜。“比如開在北方的門店,湯底可以當地人口味和飲食習慣做些許調整。”郎朗的老家在黑龍江,依照北方人的口味,她在糟粕醋湯底的酸辣香中,著重突出米酒香味濃郁的特色。
除此之外,作為一名優秀的火鍋料理師,也需要創新的意識。在郎朗的店里,大約30%的固定菜品來自海南,其他時令菜品則需要兩三個月輪換一次,包括冷盤、甜點等等。
郎朗介紹到,除門店之外,她特別設立了中央廚房,招聘的行政總廚負責菜品的研發與創新。在她看來,專業的火鍋料理師可以讓食客在老口味火鍋中吃出新特色。她認為,對于專業的火鍋料理師來說,守正與創新都必不可少。
此次,火鍋料理師成為中式烹調師職業下的新工種,鼓舞了火鍋從業者的士氣。據中新網報道,重慶市火鍋協會會長陳國華認為,“火鍋料理師”這一新工種出現,讓眾多火鍋傳承人為之振奮,這在中國火鍋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