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看過美劇《紙牌屋》第二季?一個沃克總統,竟然一步步被老狐貍弗蘭克弄下臺的嗎?為什么會這樣呢?
不知道您注意到了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從柏林墻的倒塌到阿拉伯之春的婦權運動,政府權力早已發生了一次重大轉變,也就是說,不再像以前那么強大了!
其實不止政府,媒體、教堂、軍隊,乃至慈善機構都一樣,權力都在以一種強有力的方式悄悄發生變化。你會看到,曾經的權力中心如今只剩下一個空殼子,反過來,它周圍的下層權力部門卻依然擁有很大的權力。
《權力的終結》本書作者認為,長此以往,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權力的“終結”。這本書告訴我們,權力究竟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在改變,以及權力的削弱將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
1.權力的瓦解:沒有永遠的掌權者
關注國際新聞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了,越來越多的抗議者走上華爾街等公共場合,他們憂心忡忡,眼睜睜看著權力和財富一天天集中到少數人手里,他們認為,財富和權力越來越向少數1%的人群聚攏,隨著時間地推移,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嚴重,最后的結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在本書作者看來,不僅僅是普通民眾的個體權力在發生變更,國際政壇上,也在悄然發生權力的迭代,很早之前一些美國媒體和外交專家就發出預言,說美國的霸權地位即將衰落,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在國際政壇的崛起。
這些權力變更怎么發生的呢?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權力在這里究竟指什么?
從本質上說,權力就是一種能力,有了權力,你就可以把你的意志強加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說,你可以要求別人按照你的意志去做。
與此同時,權力具有延續性,也就是說,過去存在一些因素,不僅能使強大事物更加強大,讓擁有權力的強者更強權,同時它的特性也會阻礙潛在競爭者的出現。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權力在誰手里,誰就可以削弱對手,讓自己更強讓對手更弱,誰“一統江湖”誰就可以“千秋萬代”嘛?
如果真要是這樣,咱今天就還得天天跪拜秦始皇?事實的真相從來就不是那樣的,權力從來都會變更迭代,尤其是今天,本書作者指出,現在情況變了,權力特性中那種阻礙競爭者崛起的因素正在加速削弱。
在過去的30年里,這些阻礙因素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打比方說,資本流通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都可以擁有武器,學術界的知識庫越來越民主化,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共享這些知識,權威機構的知識壟斷一點點被打破了。
那些過去非常強大的力量也就沒有辦法再繼續維持自己的地位了。今天,即便是擁有最大權力的人或組織,也可能因一點點小事情就被摧毀。
魯珀特·默多克
舉兩個例子,魯珀特·默多克新聞公司,這家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媒體集團,“默多克的傳媒帝國”,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宣布破產的。
曾經受人尊敬的被稱為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泰格·伍茲,也在短短的幾周內,被爆出擁有十幾位情人,一時之間輿論嘩然,泰格·伍茲名譽掃地。
2.思想和價值觀已改變,今天人們可以質疑任何事情
近幾十年,我們對重要事情的定義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舉例來說,對以前那些經濟落后的國家的政府來說,隨著新型的中產階級的出現,政府就必須設法滿足這些相對富有的公民的需求。像什么填飽肚子或遮風避雨的房子這些低層面的需求,早已難滿足中產階級,他們想要的比以前要多得多。
因此,像個人自由、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財產和公平權,等等,這些自由主義的價值觀,越來越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呼吁與推崇。
自由主義價值觀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更希望自己對自由主義價值觀的追求被滿足,漸漸的,個體對政府的信任度,也就越來越降低了。
打比方說,美國政府近年來就面臨著公眾信任危機。為什么這么說呢,有數據表明,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75%的美國公民還是很相信政府的,大部分時候他們會按照政府的建議來做政府認為正確的事情。然而,在最近的幾十年,這一數字急劇地下跌,只有20%到35%的公民會相信政府。對于政府來說,如果任由公民把選票投給他們心中的領導,這個國家可就相當麻煩了。
舉個例子,在2011年的時候,整個阿拉伯世界發起了一場民眾運動,以此來表達對現行政府的強烈不滿,結果,導致這個已經擁有幾十年執政權力的掌權者或政府突然被迫下臺,不得不和他的民眾作斗爭,甚至落荒而逃。
3. 政治權力越來越多地被大眾共享
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決策的話,實際上,每個人對決策結果所能產生的影響力就會微乎其微。國家的政治權力也是如此,參與政治決策的領導越多,每個人的實際權力也就會變小。
在各個層面上,國家都在逐漸地喪失它的權力。國家內部的分權運動越來越激烈。而且,民主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勝利,更進一步推進了國家之間權力的劃分。
舉個例子,在1947年,全世界只有67個主權國家。今天,僅聯合國就有193個成員國。在20世紀80年代,專制主義國家是民主國家的兩倍甚至還要多。今天,這個比率已經下降到了1:4。
同時,選舉的頻率也越來越快,這樣反而把更多的權力給了選民,但給國家領導的行動施加了更多的壓力。隨著選舉頻率的加快,政治家們不得不去考慮他們的行動所帶來的效果,否則稍有差池,他們面臨的將是提早退休,政治生涯的結束。
而且,由于政治組織的日益分化,政治領袖們發現,他們可以自由行使權力的范圍已經大大縮小。今天,權力被劃分給了更多的參與者,這也就意味著,傳統政治機構之外的成員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會來施加政治影響。
在以前,政治精英依靠文化以及組織壁壘與普通民眾區別開來,如今,這些障礙正在慢慢消失。科技和通訊技術的進步賦予每一個人參與政治生活的機會,你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政壇里舉足輕重的人物。
政府工作透明度增強,使得選民對政客的信任度降低,這使得政客深刻地意識到了公共錯誤所帶來的危險。這也會進一步限制他們的權力,他們便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這些挑戰,最終,他們就成為了失敗的領導者。
4.權力的瓦解喜憂參半
權力的瓦解有著積極的意義:社會將更加自由!選民可以更好地表達他們的心中不滿,不同的思想可以更加自由地傳播,市場競爭越是激烈,消費者就可以更大限度的獲得利益。然而,權力的瓦解也帶來一些嚴重的風險。
首先,權力的瓦解會帶來混亂和阻礙。政府的一個主要的責任就是保證社會最基本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因此政府也就必須擁有一定的權力來完成這項任務。
當權力分散后,即使是發展已經成熟的民主國家,在面臨快節奏的21世紀所帶來的挑戰,也會變得束手無策。比如說,為了應對全球挑戰,就要求每個國家做出改變,比如說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假如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際權威來主持大局,想要達成一致意見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當權力在不同玩家之間迅速轉手的時候,游戲玩家也就沒那么高效了。我們社會所依賴的那些大型組織,例如政黨、公司、教會和大學,它們已經擁有了一段相當長的經驗學習的歷史,但是新的玩家并不具備這一個特質。
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穩定性,一個長期的學習和提高計劃就沒有多大的吸引力。相反,玩家更喜歡追求短期的目標。因為考慮到這樣的因素,假如一個公司深陷危機,那么他們很有可能會在第二天就發布一個新的產品來快速獲利,而不是說慢吞吞的在一個月之內再推出改進版本。
結果,權力的瓦解也會使得人們不愿意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在重要的問題上,因為這些問題的結果并不能馬上顯現出來,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雖然有時候只要花費很少的努力就可以為社會做點貢獻,比如說編輯一條短信捐贈10塊錢或者通過互聯網名網上呼吁等等,但是資源的利用效率可能會變得低下。
當一個地方發生了危機,相比在論壇發帖子,可能一個醫生選擇和無國界的醫生一起共赴災區,他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編輯:涼三
路上讀書:原創文章,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