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居民李寶亮在網上發布求助信稱,自己4個月大的女兒在11月14日突然出現劇烈嘔吐和腹瀉癥狀,撥打120求助后,12時34分左右120急救車來到,但醫護人員連孩子都沒有看到,就以“病情不嚴重”為由拒絕拉走就診并離開。
經過反復溝通,接近晚上11點,他的女兒才被送到了近一百公里之外的登封市陽城醫院救治,但遺憾的是在15日凌晨3時搶救無效死亡。李寶亮認為,正是因為以上的各種延誤才導致女兒錯過最佳治療救治時間而夭折。
16日下午,鄭州市衛健委向縱覽新聞表示,相關事情正在調查當中。
看到這個消息,估計很多人心里都非常難過!
近三年來,中國因其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成功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稱贊。在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放開疫情防控措施的背景下,中國堅持動態清零不是與世界隔絕,符合自身國情并被證明是有效的。
當前,國際疫情迎來新的冬季疫情流行季,病毒傳染性越來越強,導致更頻繁的疫情暴發,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彈趨勢明顯,疊加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復雜。
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曾估計,如果中國像美國那樣重新開放,將面臨“大規模的疫情暴發”,每天新增感染者將超過63萬。世界各國,包括像印度等醫療資源不足的國家甚至發達國家醫院的教訓,都在不斷提醒我們,一旦中國的確診病例激增,該國醫療系統可能面臨崩潰的風險。
自武漢市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即使出現零星病例,也要進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核酸檢測、追蹤接觸者和隔離高危人群,以將疫情扼殺在萌芽狀態,利大于弊。我國至少避免了100萬人死亡和5000萬人感染。迄今中國只有不到5000人死于新冠肺炎,且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病毒最初傳播階段。相比之下,美國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超過百萬人。
據國家衛健委梁萬年表示: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除了要快速發現疫情,處理疫情還要做到“精準”,用最小成本來取得最大效益。
我國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根據病毒變異特點和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動態優化調整防控策略措施,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實踐證明,我們關于疫情防控策略和一系列戰略舉措是完全正確的,也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我們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在總結各地疫情防控實踐和政策實施效果的基礎上,組織專家根據病毒潛伏期、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不斷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進一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相比于疫情防控措施較寬松的國家,采取“清零”政策的中國和新西蘭等國新冠病死率更低,經濟恢復速度更快,公民自由度更高。
中國呈現給世界的,更多的是眾志成城的抗疫決心以及互幫互助的愛心理念。至于防疫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我國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補救,政策新20條就是最好的例證。
逝者已逝,生者堅強!孩子不在了這是挽回不了的悲痛,網友們除了惋惜,只希望鄭州衛健委早日查明真相,回應廣大網友關切。
我們真心希望因防疫造成的醫療資源緊張而被耽誤治療發生的悲劇越來越少,早日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
同時,疫情防控期間,請廣大市民朋友繼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積極配合各類場所和單位落實測溫、掃場所碼等防控措施,不要麻痹大意,放松警惕,為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繼續努力!
(圖源網絡,如侵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