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愛麗絲鋼琴曲(獻給愛麗絲)

導讀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獻給愛麗絲鋼琴曲,獻給愛麗絲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獻給愛麗絲》...

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獻給愛麗絲鋼琴曲,獻給愛麗絲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獻給愛麗絲》這首曲子講的是在1808一1810年間,年近40歲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Therese Marfati)的女學生,并對她產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并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為了紀念”的字樣。

2、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雷莎身邊,貝多芬沒有自留底稿。

3、所以,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錄里都沒有這首曲子。

4、德國音樂家諾爾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

5、1867年,諾爾在德國西南部的城市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把原名《致特蕾莎》錯寫成《致愛麗絲》。

6、擴展資料《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1810年創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

7、該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發現,后收錄在《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補遺部分59號。

8、人們喜歡把《獻給愛麗絲》稱為“微不足道的音樂”。

9、但這種微不足道凝聚了貝多芬強烈的體現個人風格的創作理念,體現了他獨具一格的創作思維。

10、樂曲還有其它種種的獨具匠心之處,無一不顯示了貝多芬創作中一貫的嚴謹精神。

11、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12、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

13、22歲開始終生定居于維也納,創作于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志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14、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后世尊稱為“樂圣”、“交響樂之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