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良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akg k3003怎么查真假,AKG K3003 評測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K3003——一流工程師團隊打造的旗艦耳機終于登臺亮相,K3003是AKG最新發布的一款價值萬元的高端耳機,和以往的產品不同這是一款非定制式高端耳機。
2、為什么叫做K3003呢?筆者認為這款耳機嚴格遵循聲學科技,采用了1個動圈單元+2個動鐵單元混合單元設計,同時擁有高中低3頻輸出能力,再加上產品命名規則得此名稱。
3、K3003通過動圈單元寬泛的發聲范圍,加上動鐵單元精準敏銳的發聲效果,在動態和細節方面達到平衡。
4、人所共知,動鐵式單元具有小巧的體積,從設計上來說非常適合作為入耳式耳塞的發聲單元,加上其在小范圍頻響中比較容易做出高保真的效果,這也令不少廠商紛紛推出動鐵式入耳耳塞產品。
5、但不得不說的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全頻帶的動鐵發聲單元的頻響范圍一直以來并不如動圈式單元,而動圈單元的高、低頻延伸響應部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導致同檔次耳塞中,動鐵單元的聲音表現上缺少動圈單元的那種自然、舒展、細節豐富(所以當年第一款動圈耳機“Beyerdynamic DT48”為什么在軍用監聽的性能方面干掉一大堆動鐵耳機,原因也與此有關);當然,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多單元設計的動鐵耳塞就是一種比較靠譜的方案,諸如舒爾的SE535乃至早期的SE530/E5c、westone UM2/3/UE的Super Fi 5.pro/5.EB和Triple Fi 10.pro等,都是燒友之間口耳相傳的經典。
6、特別值得一提的是UE(Ultimate Ears),在被羅技收購以前,它在技術方面的研發不可謂不給力,先不論目前為人津津樂道的、售價“僅”1500多的Triple Fi 10.pro吧,就在資深玩家眼中,UE最值得成為談資的,一定是那個怪異的“田螺塞”Super Fi 5.EB了,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動圈+動鐵混合單元設計的耳塞。
7、它采用動圈低音單元+動鐵全頻帶單元的配置設計,利用動圈單元的低頻優勢改善動鐵耳塞的聲場、低頻下潛等的問題,同時采用一個低頻稍弱、但是中、高頻表現更好的動鐵單元進行混搭……從賬面上看,這好像還不錯的樣子。
8、但是,UE設計耳塞的時候,萬萬沒有留意到的一點:由于兩種不同的單元被放置在同一個水平面進行發聲工作,而低音的波長比中、高頻要長得多,加上UE 在動圈單元選擇上的失誤,導致實際工作時,耳塞的中、高頻幾乎被低頻所掩蓋,在當時的玩家的評測文章中,“低頻轟炸機”、“低音炮”等惡評不絕于耳。
9、于是,UE的SF5.EB則從一個“先驅”變成了“先烈”最近,AKG發布了他們第一款高端入耳式耳塞K3003。
10、與我們印象中的AKG有所不同的是,它是一副動鐵單元為主的入耳耳塞,但是它的設計上包含了動圈單元的成分在內,采用了動圈低音單元+動鐵中高音單元的兩分頻設計(PS:雖然官方的宣傳是高中低三分頻設計,但從實際內部單元的分頻設計上來說,中高頻兩個發聲單元從同一個分頻導管中出聲,應該歸類為兩分頻),并且其過萬元售價也頗為驚人,更重要的是,和“3210”不一樣的是,K3003是一款非定制的高端入耳式耳塞。
11、好吧,UE SF5.EB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了,而至于我們今天的主角K3003,到底是突破設計的先驅,還是成為下一個先烈?各位看倌請帶著足夠的耐心,跟著我們的文字去了解。
12、產品簡介:- 產品名稱:AKG K3003?- 產品結構:入耳式耳塞?- 靈敏度參數:125 dB/SPL?- 阻抗參數:8 ohm?- 頻響范圍:10-30000Hz?- 產品售價:12800元粵語有一句諺語,叫做“禾稈冚珍珠”,意思是說最貴重的東西往往被掩蓋在最不起眼的外表之下。
13、K3003果然也很符合這句話,如果不是看到條形碼上標示著K3003的話,筆者還真看不出一副18000元天價的耳塞居然隱藏在如此簡單的外包裝之中和很多耳機一樣,K3003把它的技術參數、保修條形碼等都放在了包裝盒的背面標示。
14、包裝盒標示的技術參數為:3.5mm鍍金插頭、1.2m長織物纖維外包線材、10-30Khz頻響范圍。
15、配件方面,AKG為K3003配備了3對可更換調音濾網、6對不同大小的耳套、一個航空音頻插頭和一個便攜盒。
16、其中可更換調音濾網是K3003所搭載的一項重要技術,至于詳細如何請各位繼續往下看。
17、K3003本體的廬山真面目,小巧的外形怎么都看不出是一款三單元+混合單元設計的耳塞,號稱最小多單元實不過分,比“田螺”好看多了,但是作為犧牲的是,K3003的導管真的很粗,某種意義上來說影響佩戴舒適度K3003采用了拉絲不銹鋼制成的腔體,配合半透明的耳套和黑色的線材,一種低調而不失奢華的悶騷味道表露無遺——有沒有看出一點徠卡的影子呢。
18、不過,不銹鋼外殼非常容易沾染指紋,需要定期清潔,而且從長遠角度來說,缺乏良好保存環境的不銹鋼依然會生銹,使用時必須注意。
19、在玩家常見的入耳式耳塞佩戴方式中,除了我們常用的塞入式以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通過把耳塞旋轉180度、然后把線材繞過耳朵而下的佩戴方式,叫做繞耳式。
20、AKG顯然考慮到兩種不同佩戴方式,所以在外殼的設計方面,K3003貼近耳廓的部分設計了一個凸出部,從而在塞入式佩戴的時候保持足夠的穩定;同時采用繞耳式佩戴的時候,原本靠前的入線設計,能夠使線材更貼近耳朵。
21、K3003采用了Y型分線設計,主線部分采用了織物纖維包覆的工藝,不僅最大可能避免聽診器效應的出現,更重要的是它有著比橡膠包覆更好的抗信號干擾性,須知那些高端的音響線材都是采用織物纖維包覆設計的。
22、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我們收到的樣品是日版的K3003,與歐版的相比少了麥克風和線控功能,但是從電聲學的角度來說,少了這些與聲音無關的功能性電路,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聲學干擾,也許是對聲音會有更好的表現,simple is best。
23、高檔磨砂真皮便攜盒,奢華至極便攜盒方面,AKG特意采用了高檔的磨砂真皮+松木制成。
24、便攜盒依靠盒子邊緣的凹槽用于纏繞線材,而松木制成的的槽位用于放置耳塞本體,最后以皮帶固定。
25、這樣的設計非常巧妙K3003除了三單元+混合單元設計以外,另一大重量級技術在于可更換式的調音濾網設計——雖然這樣的技術在早前Sleek Audio的產品中出現過,但是在AKG等大廠中倒是第一次見到。
26、它配有正常濾網、高音增益濾網和低音增益濾網,其實他們設計上的區別在于內部海綿的有無和厚度的區別,高音增益濾網是沒有海綿的(可以說這個濾網下的K3003是最“原汁原味”的),而低音增益濾網的海綿則比正常濾網的厚度要厚得多,從而加強低頻的量感和力度。
27、當然,這其中兩款比較特別的調音濾網到底聲音如何,我們在下面的音質測試中會有所提及。
28、AKG K3003附件一覽說到K3003最為重要的技術,就一定要提及它的混合式多單元發聲技術。
29、在傳統的混合單元耳塞上(如SF5.EB),由于動圈和動鐵單元被放置在同一個水平面進行發聲工作,而低音的波長比中、高頻要長得多,外加腔體部分的阻擋作用,導致過去的產品中、高頻部分細節損失非常嚴重,而低頻部分的能力非常突出,致使這類型的產品走向了失敗。
30、但是K3003則在這部分吸取了UE的教訓,首先把動圈低音單元往后放置,而動鐵中、高音單元則通過同一個分頻器的形式放置在靠近導管出口的一端,而為了保證低頻的傳播,導管必須設計成比較粗的尺寸,從而保證了三頻的合理傳播,避免產生頻響失真的問題。
31、而AKG這個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否有實際效果,下一頁的音質測試部分自有分曉音質:天價耳塞是否足夠hifi?雖然K3003標稱最大承受推力為15mW,而且在一些便攜設備上也有著較為不錯的聽感效果。
32、但是,考慮到短板效應的問題,經過實際考量,為了能夠完全驅動好K3003,我們采用了Colorfly pocket C4作為驅動前端。
33、在進行正式評測前,我們已經對K3003進行了大約120小時的煲機,并且配搭原配小號耳套和灰色平衡濾網進行試聽。
34、而聽音音源則采用了CD抓軌的WAV音頻、以及部分網絡下載的FLAC/APE無損壓縮音頻。
35、關于測試音樂的方面,則涵蓋了大部分能夠平日接觸到的類型,如古典、流行、搖滾、Newage等。
36、低頻表現:K3003的低音單元部分采用動圈單元,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入耳式耳塞的低頻素質和聲場。
37、從實際試聽上來看,這一點提升確實非常明顯,對比筆者聽過的許多動鐵式耳塞,K3003的低頻并沒有動鐵單元那種硬邦邦的感覺,顯得自然而潤澤,而且下潛深度較為可觀,彈性更佳,每一個鼓點都有著滴入心中而非敲擊內心的感覺。
38、不過與“前輩”SF5.EB那種一致惡評的低頻量感相比,K3003在這方面則顯得收斂了很多,雖然不算是震撼,但是已經足夠渲染大部分音樂所需的低頻量感了。
39、在橫向聲場部分,K3003則延續了K701的特點,即整體氣勢并不怎么宏大、但聲場的開闊程度卻并不受此影響的類型,這樣的做法最大的好處是避免了過多的低頻造成聲音的失衡,并且有利于動態的控制。
40、而在人聲基音的中低頻部分(約100-250Hz左右頻段),K3003有著比較細微的頻率提升,它讓人聲帶有少許但是足以可聞的感染力,使得聲音有著甜美、甘潤的感覺。
41、中頻表現:就筆者聽過的耳塞之中,能夠做到中頻段響應幾乎平直,以致男女聲表現表現非常自然的,似乎沒有,但是K3003可能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42、從聽感上來說,K3003的人聲幾乎沒有耳塞自身原因造成的厚薄聲線的現象,也沒有過分地強調人聲的密度,更沒有把人聲的齒音、換氣、鼻腔音等細節表現過于搶眼,一切都似乎如水般清明。
43、不同于音特美ER4B耳塞那種人頭錄音的粗糙感覺,雖然人聲渲染極少,但K3003則在細膩程度上更勝一籌。
44、從這樣的表現來看,K3003的中頻表現體現出AKG高端一直以來高素質、少渲染的特點,在驅動得當的條件下,即使稱之為人聲最hifi的耳塞也不為過。
45、高頻表現:由于K3003的高中音單元部分是由同一個導管分頻,并且AKG特意將其設計得更靠近人耳并且避免低頻的干擾,這樣的做法是立竿見影的。
46、首先,在中高頻的銜接表現上,K3003有著順暢的表現,這樣使得人聲的結像力有著非常優秀的效果;其次,在3Khz附近高頻亮度靈敏區段, K3003有意識地使其盡可能地保持響應的相對平直(可能接近于一條小角度的上揚直線),使其亮度足夠悅耳、明亮而清晰的同時,避免出現聽覺上的疲勞,顯得更為耐聽;再次,K3003的聲場縱深并不算得上突出,可能在頻響中缺少足夠的提升,導致其層次感相比起一些在該方面有著極好表現的耳塞而言不夠明顯,但也足夠交代音樂中人物、樂器的站位和主次;最后,得益于單獨的高音單元和后置的低音單元設計,在高頻的延伸部,K3003在這部分表現出非定制耳塞中的最高水準,不僅其延伸高度之高讓人稱奇,而且其纖細的線條感和若隱若現的玻璃感讓人有一種在聽K701的錯覺。
47、總結來說,AKG K3003的音質可謂是筆者聽過的耳塞之中最好的,雖然筆者沒錢去定制能讓自己戴上的“3210”,雖然筆者碰到的高端耳塞沒有一個價格能夠超越 K3003哪怕是三分之一,但是就所有非定制耳塞來說,K3003的表現足夠稱王而不過分;而對于追求臨場感、聲音量感的定制耳塞來說,K3003則有著更hifi的素質,能夠提供一個參考級的聲音讓聽者去鑒賞音樂。
48、當然,以上聽感必須強調一點:這是配備小號耳塞套、默認灰色平衡濾網的情況下獲得的——讓筆者必須不爽的是,K3003由于設計上的必要采用了非常粗大的導管,導致其耳套尺寸實際上比一般對應標稱尺寸的耳套要大一些,而在筆者耳朵里中尺寸和大尺寸的耳套因為無法封閉耳道而發出了惡聲。
49、還有一個比較尷尬的缺點就是,K3003的耳套比一般的耳套更容易沾上耵聹(俗稱耳屎),需要頻繁使用的用戶請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潔。
50、至于濾網部分,前文已述,K3003的高、中、低頻濾網其實他們的區別就是填充海綿的厚度的關系。
51、高頻濾網是沒有填充海綿的,它出來的聲音其實才是 K3003“真實”的水平,但是從實際試聽來看,縱使它有著極高的素質、更具監聽風格的走向,但仍無法保持聲音的耐聽,高頻有種過亮甚至刺耳的問題,而低頻則顯得軟弱無力,這樣的聲音走向如果用來聽協奏曲一類的小編制古典的話,華麗的音色還是比較對味的;而填充最厚海綿的低頻濾網則讓K3003發出了 “2b耳機”(左右都有個“b”的耳機,你們懂的)所能發出的刺激性低音,雖然橫向聲場和低頻的下潛量感都有著較為恐怖的表現,但是誠然聲音的素質已經大打折扣,而人聲則被低頻的量感所掩蓋,說實在話,筆者懷疑K3003低頻濾網的設計是不是為了讓“人傻錢多速來”、喜歡強勁低音但不懂耳機的一些附庸風雅的富人選擇其作為“2b耳機”的替代品,畢竟K3003昂貴、限量等特點還是很能打動這一類人的。
52、只能說,高頻濾網下的K3003是曲高和寡的悶騷,低頻濾網下的K3003則是俗不可耐的極點。
53、器材配搭方面,K3003是相對于其他高端音頻器材之中最不挑前端的,在筆者的android手機上,K3003的聲音表現出可聞的高水準,雖然齒音控制并不好、低頻稍顯乏力,但是說實在話有哪一副高端耳塞能在手機這么不堪的前端中發出K3003那樣一個層次的聲音?——不過回到現實,K3003還是有著極強的探噪能力,前端底噪還是無法逃過它的法眼;且論聲音的素質來說,如果要出最好的聲音狀態,恐怕CD50等一類“神器”是跑不了的,尤其是大動態的控制力上,K3003更倚重高端前端的素質和推力。
54、無論是做工、技術、配件,還是我們最重視的音質方面,AKG K3003已經把一條耳塞能做到的潛力挖掘到了一個無可比擬的程度,當然這個潛力有無更深暫且不論,但是這已經足以讓人感到驚喜。
55、從做工方面,K3003手工打造的不銹鋼拉絲外殼,加上模具層面上的精密,它讓耳塞無論內外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表現,只是這樣的技術難度和成本要求都不是一般廠商可以負荷;從技術方面,雙分頻的動圈+動鐵混合單元設計表現出前輩所不能達到的音質高度的同時,在技術解決了混合單元設計上固有的技術缺陷,使 “低音炮”的固有印象成為了歷史;從配件方面,雖然導管的原因導致耳套的佩戴上還有改進空間,但是其本身配件的豐富,以及可更換調音濾網的設計上的良苦用心已經足以讓人忽略這樣的問題。
56、而說到大家最為關注的音質方面,誠然,K3003的hifi味十足的全能表現已經足以打敗一系列非定制的耳塞,無論是失真、三頻平衡度還是解析力,還有對音樂的兼容性和調音上的藝術理解。
57、可更換調音濾網的設計則讓玩家有了更多的可玩性,甚至不排除未來還會有更多個人定制的調音濾網用于K3003上,從而是其可玩性被挖掘到極致……更重要的是,K3003在這個價位的器材中,算是最不挑剔器材素質的耳塞了,手機之類的前端也能出不錯的聲效,除了耳塞固有的8歐姆125分貝靈敏度的影響,導致其探噪效應非常明顯的問題無法避免。
58、如果說,這么昂貴的耳塞是否真的有著完美表現的話,筆者依然會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K3003的耳套設計是一個問題,中號以上的耳套都無法讓大部分正常人的耳道足以封閉起來,導致耳道氣壓泄漏、聲音表現受到不良影響;還有的話,那就是耳塞自身不可避免的探噪特性。
59、當然,考慮到各種原因,這些缺點基本都可以忍受,但是耳套的問題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配備Comply系列海綿套,它不僅不影響聲音的特性,而且佩戴的舒適性方面已經是人所共知的好。
60、我相信,AKG不可能連那么幾美元的成本都會不愿意投入去改進,畢竟K3003都非常昂貴了。
61、總的來看,K3003各方面的表現已經是非定制耳塞中的頂尖水平,目前已無同類產品可以超越。
62、這猶如天高云厚、如鶴般獨立云端的孤峰,它的孤高無人能及。
63、在往后這一段時間里,K3003將會是頂級耳塞中的標志性產品,它將會獨孤求敗,直到下一座鶴峰與之相映相襯。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