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美GDP差距擴大”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從公布的數據來看,2022年中國與美國的GDP差距確實擴大了,國家也首次回應了這個問題。
那么,中美GDP各自達到了多少?差距擴大到了多少?綜合各方面數據,2022年中國GDP達到121萬億元,根據全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8萬億美元,而美國GDP達到25.47萬億美元,中美GDP差距達到7.47萬億美元。
2021年中美GDP差距為5.59萬億美元,2022年差距擴大到了7.47萬億美元,可以發現差距明顯擴大。
對于中美經濟總量差距擴大,國家也正式回應了!國家發改委回答了媒體的問題,美國去年的高通脹拉高了名義GDP,去年美國CPI增長8%,而我國CPI增長2%,美國的PPI增長更高,高通脹導致美國名義GDP較快增長,另外還有匯率變化的影響。
簡單來講,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因素導致數據上的差距擴大:
首先,去年美國經歷了很高的通脹,通脹會直接導致物價上漲,各國在統計GDP時雖然有不小差異,但都是用本幣來計算GDP總量,物價上漲會拉升GDP的名義規模。
去年美國GDP增長2.1%,而中國為3%,明顯中國增速更高,但是差距卻擴大了。原因就在于2.1%和3%都是實際增速(不包括物價上漲),如果包括物價上漲在內,美國的名義GDP增速就達到了9%以上,而中國名義增速為5%左右,差距就在這里。
第二個原因,匯率的變化直接影響兩國GDP差距,由于各國GDP都是用本幣進行統計,兩個國家的GDP比較時只能進行匯率換算,換算為統一貨幣進行對比,無論是美元換算為人民幣,還是人民幣換算為美元,都要涉及到匯率的變化。
去年美元進行了多次加息,導致了美元的回流和美元指數的上升,最終造成美元持續升值,而其他貨幣被動貶值,人民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貶值,匯率貶值造成我們的增長在換算為美元后縮水,最終在GDP對比時就會產生縮減。
以上兩個方面是造成去年中美GDP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從經濟常識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解釋沒有任何問題。
從美國的角度看,美國要始終維持自己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現在中國GDP已經達到美國的70%,距離越來越近,即使去年差距擴大,但那是短暫的,長期來看差距還會繼續縮小,美國會通過各種方式來阻止和打壓追趕者,所以我國GDP越接近美國,美國會更緊張。
對于我國來說,GDP要保持持續的增長,只要經濟年年增長,很多問題都可以在發展中迎刃而解,對于老百姓來看,GDP的高低似乎對其并沒有非常明顯的感受,所以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減輕居民醫療、教育和住房的壓力,這些才是更加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