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拉黑”28家中國企業,該到掀桌子的時刻了

導讀原標題:美國再次“拉黑”28家中國企業,該到掀桌子的時刻了開門見山,在中美博弈的最后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后,美國的對華野心是徹底不掩飾了...

原標題:美國再次“拉黑”28家中國企業,該到掀桌子的時刻了

開門見山,在中美博弈的最后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后,美國的對華野心是徹底不掩飾了。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再次將28個中國企業,拉入了實體清單。這28家中國企業,幾乎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像香港的華大基金科技、中科院的龍芯中科、蘇州的盛科通信。很顯然,這是美國在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封鎖,是此前美國芯片制裁手段的延續。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拉黑中國企業了,恐怕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根據美國最新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總共有639家中國企業,被美國列入了實體管制清單。就如王毅主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的那樣,“美國連巧取都不屑了,只剩下了豪奪”。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和圍堵,已經不需要再找一個像樣的借口了,隨便給中國扣上一個“威脅國家安全”帽子,然后就立刻對中國下手。

從氣球事件,美國對中國的造謠抹黑。再到慕尼黑會議,美國對中國俄烏立場的窮追猛打。再到如此美國不分青紅皂白地拉黑中國企業。還有布林肯公然涉臺的言論,以及最近美國6.5萬億美元的對臺援助。這一系列的動作,都說明了一件事情,美國徹底卸下了霸權偽裝,撕破了臉面,要跟中國搞極限競爭。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中國不可以掀桌子呢?

從幾場重要的國際外交會議回來后,中國先發“反美檄文”,后豎“和平大旗”。一連兩篇文件,美國霸權報告和“國際安全倡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反對霸權的決心。我看網上很多人討論,對于中方行動的評價很高,認為這打了美國一波先手,還召集了國際力量。但也有一部分人誤會了,他們認為現在時機還不夠成熟,中國不應該這么早就掀桌子。博弈可以,競爭可以,對抗也可以,但不應該把事情做得這么絕,把后路都給堵死了。

這里要搞清楚一點,根本不存在什么時機不成熟的問題。既然美國能在短短幾天,不斷加劇對華攻勢,拜登政府的高官,能公然說出“臺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那我們就完全有理由掀桌子。檄文我們發了,大旗我們豎了,決心我們表態了,這種回應,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再合適不過。

中國韜光養晦太久了,我們老是把“韜光養晦”“委曲求全”,甚至是“忍辱負重”掛在嘴邊。面對美國的挑釁和陰謀,我們老是把“戰略定力”當作回應手段。但那都是過去式了,我們的歷史文化告訴我們,要謙虛要禮貌。但我們的敵人并沒有這份底蘊。在他們眼里,中國想要和平只不過是因為軟弱。我不是說要鼓勵跟美國發生正面沖突,而是以相同程度的攻勢,去回應美國,這更像是一種斗而不破的狀態。

有時候,我們把國際社會的規則想得太復雜了。西方跟美國真的是鐵板一塊么?不見得吧。有時候誰的拳頭更大一點,他們就聽誰的。誰贏了,他們就聽誰的。大家想想是不是這么一個道理。

今天中國的強硬態度,以及對美國的反擊,只是中美博弈新階段的一個開頭。美國能不能適應,什么時候能適應,我不清楚。但我們應該早早地明白這一點。時代變了,攻守易位了,美國要一言堂,要一手遮天,沒那么容易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