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聯通云,劍指300億

導讀記者|何己派編輯|江昱玢運營商云隊尾的聯通云,營收要翻個大筋斗。今年上半年,聯通云收入達到187億元,同比增長143.2%。中國聯通董事長...

記者|何己派

編輯|江昱玢


運營商云隊尾的聯通云,營收要翻個大筋斗。


今年上半年,聯通云收入達到187億元,同比增長143.2%。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透露,預計到今年年底,云業務銷售收入將在300億元左右。


去年,聯通云營收163億元,若目標達成,至少接近翻倍。


據IDC數據,聯通云2021年第四季度公有云收入同比增速,排在所有廠商里的第一。


以2021年底品牌發布節點來算,聯通云亮相不到一年,正抓緊大干快上。





更新標簽



聯通云歷經“沃云”“新沃云”時期,煥新后的重點是強化紅色標簽。


先把Logo換成了中國紅,突出“國家隊”基因,瞄準政企市場,slogan的落腳點放在了“可信”,這是大部分政企客戶做云服務決策的關鍵因素。


近兩年,為公有云貢獻最多用戶的互聯網行業整體需求放緩,政企市場及傳統行業上云,成為新的增量來源。


單論政務云,IDC報告顯示,2021年其市場規模約427億元,同比增長21.47%。


IDC預計,包括政務專屬云基礎設施、政務公有云基礎設施,以及政務云服務運營在內的政務云整體市場,未來3-5年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搶奪政企大客戶,運營商云與互聯網云廠商短兵相接,前者吃肉,后者喝湯。


今年上半年,國內至少有400余個超千萬元的智慧城市項目發布中標結果,截至8月,累計招標金額超200億。


中標企業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穩坐前三,阿里云、百度等廠商居后。


1-6月,三大運營商的云業務收入加起來約700億元,是阿里云同期收入的兩倍。


一位云計算行業觀察人士向《21CBR》表示,政企客戶對技術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更強調有貼身服務以及能兜底的安全保障,運營商云在這塊有著天然優勢。


互聯網廠商還在強調,云業務要做中國數字經濟鋪路石、連接器,運營商的提法已經是“參與者”。


按聯通云的定義,它會是“新一代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客戶數字化轉型的基座”,著力的標簽有三個——“國家首席、政府首選、人民首信”。


中國聯通已累計承建20余省、100余個省市聯動的兩級政務云,落地83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





鑄強算力



在公開露面的不同場合,聯通高層提及云業務,都離不開“算力”二字。


按集團的提法,云網一體,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支撐不同維度的數字化需求,云是承接大計算業務的統一算力基座。


今年8月,在西安市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中國聯通西北智云數據中心6號樓正式建成啟用,劉烈宏專門出席了啟動儀式。


聯通承接了“東數西算”工程的“5+4+31+X”新型數據中心體系,該數據中心是算力布局中的重要節點,項目一期入駐了包含騰訊、百度、阿里、字節等頭部互聯網公司在西部的IDC核心節點。


此次啟用的項目,則是聯通全國首個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定位于金融及政務行業服務機房。


按規劃,聯通今年要建成一張全域全光大網,與已有的金融政企精品網,形成雙平面的立體架構。


“全光算力網絡連接國家東數西算8個樞紐節點,以及24個聯通自有大型數據中心,實現帶寬3-4倍的提升。”劉烈宏說。


位于貴陽市貴安新區的聯通貴安云數據中心,是集團在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云數據中心,服務器裝機48萬臺。


據悉,項目二期建設啟動在即,擴容后,機架數量將從目前的3000個增加到近1萬個,聯通拿了近15億元企業自有資金用于投建。


在寧夏,聯通投入32億元建設中衛169算力核心節點,升級中衛到北上廣等全國7個方向的骨干互聯網,并建成中衛云數據中心,聯通實施閩寧數字經濟戰略合作的項目“閩寧云”,目標是打造成東數西算的“樣板間”。





新生產力



去年9月履新聯通一把手的劉烈宏,上任3個月后,聯通即啟動戰略升級。


其角色定位從傳統管道運營商,轉為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的科技創新公司;主責主業則調整為“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


變化很快顯現在業績上。


今年上半年,公司產業互聯網收入369億元,同比上漲31.8%,貢獻了公司超70%的新增收入,成為增長第一引擎。增長翻倍的聯通云,是這一新引擎的排頭兵。


運營商做云,不缺政企客戶,不缺服務經驗和市場主動權,短板是技術能力和組織效率。


在聯通的組織架構里,云業務掛靠在聯通數科旗下。作為聯通的全資子公司,數科由原聯通系統集成等5家公司整合而成,原本分散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業務形成整體板塊,主攻數字技術能力。


這家公司很大程度上承接了集團核心技術攻關任務。今年7月,數科公司總裁李廣聚簽下核心技術攻關責任狀,確保目標完成。


政企客戶涉及千行百業,為提升一體化運營服務能力,聯通效法華為,也開始用“軍團”的模式拓展政企業務。


今年5月,聯通面向重點垂直行業的第一批行業“軍團”成立,包括裝備制造、智慧礦山、智慧鋼鐵等,與同樣鎖定政企市場的華為“軍團”,存在業務重疊。


“軍團”的組織模式,能幫聯通快速突破細分應用市場,實現短鏈條運作,提高效率。


和華為式“軍團”不太一樣的是,其具體落地由各地方或分公司負責。


9大行業10大“軍團”加上8個產業互聯網公司,這套體系化專業能力,和聯通總部、省、地市、區縣以及鄉村的全國四級運營體系結合,構成聯通云拓展市場的后盾。


云市場的格局仍在劇烈變化,現階段,相較阿里云、華為等主流云廠商,聯通云是追趕者,橫向對比三家運營商云,大家定位和目標市場重合,而聯通的資金和綜合實力并不占優勢。


今年10月,3.77億元的東莞市政務云項目公布采購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中標單位是“聯合體成員”——聯通、電信與移動三家,組建了個聯合體來做生意。


聯通云能否跑出來,既看差異化戰略,也考驗競合的平衡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