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布藝來為小伙伴們解答以上問題,商業秘密保護的措施,商業秘密保護措施有哪些相信這個話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大家來一起看看吧
1、設立管理和監控機構
商業秘密是科研、生產、經營活動的產物,其存在于企來活動的各個方面,分布在技術、生產、經營等各個部門,需要有組織機構和人員來實現對商業秘密的統一協調、管理和監控。
商業秘密管理機構應視企業大小和商業秘密管理任務的需要選擇相應模式。可以組建商業秘密管理專門機構,也可以指定企業法律部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或者其他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小企業或者商業秘密相對較少的企業,也可以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不論采取何種組織管理模式,都應當突出以下原則:
一是權力相對集中,明確賦予保密機構對商業秘密的統一管理權,避免政出多門形成內耗和管理死角;
二是設定職責權限,明確規定保密管理責任人、保密管理機構和人員的管理責任,積極創造管理條件,維護其管理權威;
三是強化管理素質,通過選拔、培訓等渠道,增強保密管理人員的思想素質,通過選拔、培訓等渠道,增強保密管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打造一支忠誠、可靠、專業、干練的管理隊伍。
2、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用制度保護商業秘密,是法律認可的保護商業秘密的重要措施,也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商業秘密保護應根據商業秘密產生、復制、存儲、傳遞、使用、保管等運行軌跡,以有效控制接觸范圍、消除泄密隱患為主要目的制定。保密制度一般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為企業章程有關商業秘密保護的原則規定;
第二層為企業商業秘密管理規定;
第三層為單項保密規定以及保密協議。
商業秘密保護制度主要包括:商業秘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制度;涉密人員管理制度;辦公自動化管理制度;涉密會議、涉密活動管理規定;對外接待管理規定;對外合資、合作保密管理規定;對外宣傳及廣告策劃保密規定;重點事項保密管理制度;獎懲制度等。
3、嚴格控制接觸范圍
保密的實質就是控制接觸范圍。企業保密的基本原則,就是把商業秘密知悉范圍控制在不影響科研、生產和經營正常運行的最低限度。企業的一切保密管理行為,都要把目標放在有效控制商業秘密的接觸范圍上,把重點放在知悉范圍內人員的管理上。商業秘密接觸范圍的控制原則是:
(1)需要原則。即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限定接觸范圍。特別是關系核心競爭力的商業秘密或者商業秘密中關鍵部分,更要控制在充分必要的需要范圍內。
(2)分割原則。即把涉及商業秘密的完整事項,根據不同的崗位、生產流程的不同部分、技術研究的不同環節、工程設計的不同層次,按知悉的需要分割成若干個部分,使不同的個員只知道自已確需知道的部分,而不知道其他的各個部份,使得局部使用人員掌握不了一項商業秘密的全部信息。即使是研發人員,也只能掌握自已研發的那一部分信息,而不掌握全部成果信息。在企業運行條件允許的范圍內,這樣的分割越細,一項商業秘密信息全部泄漏的概率就會越小。
以上是小保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希望看了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