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月牙泉千余駱駝集體“罷工”?超負荷的景區也該減負了

導讀 原標題:鳴沙山月牙泉千余駱駝集體“罷工”?超負荷的景區也該減負了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近兩日,有多位網友反映,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原標題:鳴沙山月牙泉千余駱駝集體“罷工”?超負荷的景區也該減負了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近兩日,有多位網友反映,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供游客騎乘的駱駝集體“罷工”。19日,該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最近暑期客流量非常大,景區駱駝只有1000多頭,有駱駝工作后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所以暫停了該項目。(據7月19日極目新聞《鳴沙山月牙泉千余駱駝集體“罷工”?景區:游客每天兩三萬,駱駝體力不支只能暫停項目》)

月牙泉景區的駱駝被累趴了,有網友為之心疼,表示應該體諒駱駝的不堪重負,建議游客少騎駱駝,以讓駱駝得到喘息。也有的網友認為景區的駱駝配備少了,該補充力量。

月牙泉景區駱駝被傳“罷工”(來源:視頻截圖)

因游客太多,月牙泉景區的駱駝扛不住了,這并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形。2012年國慶節黃金周期間,月牙泉景區就傳出連續兩天出現駱駝勞累致死的消息。當時,景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還解釋說,駱駝只死了一匹,有一匹搶救過來了,死的那匹不是累死而是飲食過量或者誤食塑料脹死的。

據介紹,素有“沙漠之舟”之稱的駱駝,可以承載200公斤的物體,一般來說一天可以行走60-100公里。按照駱駝送游客的最高值來計算,每匹駱駝每天馱送7個人,每次馱送4.5公里,每天最多也只走30公里。“所以說駱駝不會被累死的。”

據牽駱駝的師傅介紹,為了讓游客少等待,客流量大的時候,駱駝回來一趟休息的時間不到10分鐘,一天下來一峰駱駝要走十幾趟。

即便駱駝是“吃飽了撐死的”,背后的真相依然殘酷,因游客太多,忙于“接待”的駱駝停不下來,牽駱駝的師傅們只能給駱駝增加飼料,而不能讓駱駝休息。如此“進食過多”導致死亡,與過勞死又有何區別?

此次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駱駝“罷工”,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一方面是最近暑期游客太多了,每天的客流量都有兩三萬人左右,且大部分游客都是要騎駱駝的,但駱駝只有1000多頭,從早到晚都在工作,而且天氣又熱,有駱駝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除此之外,因為駱駝的數量比較多,一到下午,景區內塵土較大,且還有駱駝糞便,氣味較重,又環境污染,所以景區方面也在進行整改。”

這段話透露出兩個信息:一是駱駝不夠游客騎,二是景區也支撐不起駱駝的活動。說白了,就是游客數量與駱駝數量都超過了景區的承載力。

據媒體2012年的報道,“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目前有1000峰駱駝服務游客,每天從早晨5時30分到天黑馬不停蹄,還是不能滿足景區目前每天近8000名游客選擇這個旅游項目的需要。牽駱駝的師傅們也是從早忙到晚。”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駱駝(來源:央廣網)

從公開的報道來看,2012年景區的駱駝為1000峰,當年10月2日游客接待量達15992人次;10年后的今天,景區駱駝還是1000多頭,而暑期每天的客流量有兩三萬人左右,比當年多了一倍。十年前,景區駱駝就忙不過來,景區還為此限定每峰駱駝每天最多只能運營5趟次,以保證駱駝在運營間隙的休息。十年后,駱駝數量基本上沒變,但游客數量卻翻倍了,不堪重負的駱駝除了罷工,還能有什么好辦法應對?

有網友透露內情,“駱駝是承包商的,只是和景區合作,其中部分還有中間商,旺季期間每天高負荷運作,由于過度勞累,駱駝主不愿意,承包商也有怨言,景區又不妥協,各方面都無法協調,只能暫停罷工,后續談妥了就沒問題了。”

據2015年的一則報道,駝戶跟景區實行戶企結合的方式進行經營,每次100元的騎乘費中,景區要拿走三四十元的管理費,剩余的歸養殖戶。

可見,駱駝罷工的背后,既有游客超過景區承載力的因素,也有景區管理的問題。

雖然景區內還有觀光車等其他項目,不影響游客進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游玩,但多數游客會選擇騎駱駝進景區,如何在保證駱駝的動物福利前提下,滿足游客的消費體驗,還需要景區在管理上下功夫。

比如,倡導游客理性出游,不要扎堆出行,不必都去體驗騎行駱駝。再比如,控制騎行駱駝的游客數量,實行限量服務,將駱駝每天限運送5趟的規定落到實處,以免駱駝的不堪重負。還有,在總體上控制景區的游客規模,避免景區的過度負荷,在生態平衡與景區開發上統籌兼顧,避免顧此失彼。

(來源:極目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