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今年的第三場發布會上帶來了蘋果自研芯片Apple Silicon的第一代產品:M1芯片。首批搭載M1芯片的Mac機器共有三款:MacBook Air、13寸MacBook Pro和Mac Mini。根據雷科技的實測 這款M1芯片的性能以及功耗表現以及大大超出了小雷的預期 用“恐怖”二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近日 Geekbench 5平臺上展出了M1最新的測試數據 數據表明采用 M1 芯片組的 Apple Silicon Mac 設備的性能跑分達到了1737分(單核)和 7549 分(多核) 而在蘋果 M1 處理器上的虛擬機中運行 Windows 10onARM 單核成績為1288 多核成績為5449。而運行在微軟 SQ2 處理器上的 Windows 10 on ARM 單核成績為799 多核成績僅為3089。再次證實了蘋果M1芯片組較高通競品大幅領先。
對于支持Windows系統這件事 蘋果官方表示 這件事由微軟決定 因為核心技術是存在的 Mac也能勝任 但微軟必須決定是否向Mac用戶授權其基于ARM架構的Windows版本。所以未來能否在Mac上見到于ARM架構的Windows版本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
PC的未來是姓X還是A?
首先要注意一點 蘋果M1并不是ARM陣營首位向X86架構平臺發起挑戰的人 之前高通就曾做出過嘗試 在華為MateBook E上搭載了基于ARM架構開發的驍龍850處理器 證明了ARM模擬運行Windows的可能性 同時也為不少軟件適配鋪墊了道路。這是否證明未來ARM架構會取代如今主流的X86架構嗎?小雷認為未必。
如今的ARM架構主要是應用在部分追求低功耗的場景下 在這一條件下 ARM架構由于指令集比較簡單 相比X86可以使用較少的晶體管就能夠獲得相同水準的性能。但是在對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場景下 ARM架構就完全比不上X86架構 比如在一些需要用到高帶寬的場景下是需要消耗大量晶體管的 此時ARM架構在指令集解碼、執行單元實現上的晶體管數量差異 占不到任何優勢 甚至要被X86架構甩開一大截。
ARM的處理器還有個缺點 就是亂序執行能力不如X86。換句話說 就是用戶在使用電腦的時候 他的操作是隨機的 無法預測的 造成了指令也無法預測。X86為了增強對這種情況下的處理能力 加強了亂序指令的執行 為了高效地進行一些專業軟件的運算所以X86為此還必須有復雜的分支預測機構 確保流水線的效率。再加上多級cache 支持超線程、虛擬化等等 X86的復雜度其實遠比ARM架構多得多。
從出發點來看 兩者的設計初衷根本不同 因此根本不具備多少可比性 X86無法做到ARM的功耗 而ARM也無法做到X86的性能。所以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 這兩種架構將會共存 誰也不會取代誰。
那么為什么蘋果熱衷于ARM?
既然ARM在短時間內無法取代傳統的X86架構 那么為什么蘋果還會在今年的Macbook全系都用上自研的ARM架構處理器M1呢?答案還是基于蘋果的初心 節約成本。過去幾年里 英特爾芯片的表現基本只能用“擠牙膏”來形容 這嚴重影響了MacBook的產品規劃和更新節奏 如果新的產品提升并不大 蘋果估計都不好意思鼓勵用戶更換新Macbook。采取自研的ARM架構后 蘋果完全可以自主掌控產品節奏 降低Mac電腦的成本 從而再度提高自己的利潤。
另外 蘋果想將PC、iPhone以及iPad等產品均融入到一個封閉的生態環境當中 由于M1芯片的架構與iPhone、iPad采用的芯片完全一致 因此iPhone和iPad上的應用基本上都可以完美在Macbook上運行。針對這點之前雷科技也做過相關實測 結果還是讓人比較滿意的 不過也有部分應用出現了無法兼容的問題 官方表示會在短期內進行兼容適配。你可以說蘋果生態太封閉 不夠自由 或者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只有這種情況下像M1芯片這種“怪獸”才有可能被生產出來。
在蘋果軟硬件的協同深度優化的條件下 M1芯片的優勢能夠進一步擴大 而其他PC廠商需要考慮到為不同的軟硬件協同兼容。蘋果手握著軟件生態、操作系統、硬件芯片三張王牌 所以蘋果的M1芯片所掀起的水花要比之前的驍龍850芯片大上不少。并且消費者也只能在蘋果這里購買到ARM架構的M1芯片 更能吸引用戶去購買全新架構的Macbook。
蘋果的對手 微軟慌了?
自Windows10推出后 從小雷個人的使用情況來看 近四五年的Windows10可謂是沒有任何明顯的升級點 甚至還在忙著折騰設計自己的全新UI 更別說去跟MacOS競爭生態系統了。如今M1芯片也能通過虛擬化的方式運行Win10 這對于微軟來說是一個打擊 雖然目前蘋果依舊需要微軟進行適配 但等到MacOS完善后 微軟的份額必然會遭到擠壓 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近日一位名為 Zac Bowden 的博主在 Twitter 上表示 微軟將把原生 Android 應用帶到 Windows 操作系統 具體時間是在明年。他還表示微軟正在打造一個軟件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允許開發者將他們的Android App幾乎不經改動就發布在 Windows 10 平臺簡單來說就是開發者可以將自家開發的Android App打包成 MSIX 應用 然后提交給 Microsoft Store 供給消費者使用。
其實微軟之前就有過這方面的操作 不過在力度上不如蘋果 2019 年 8 月 微軟宣布 三星 Galaxy Note 10 系列與微軟 Windows 10 實現系統對接 具體來說 用戶可以使用手機屏幕鏡像功能將手機屏幕映射到 PC 上 并且能夠使用 PC 鍵盤 鼠標和觸摸屏直接與手機應用程序進行交互。但從實際效果來看 運行效果并不穩定 而且只能局限在三星設備。
目前全世界的安卓設備數量大概為20億臺 遠比iOS設備多得多 如果微軟能夠與谷歌以及手機廠商們達成合作 對于微軟的生態完善來說無疑是一個突破性的升級。(但小雷認為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 畢竟安卓與iOS的界限差距是十分明顯的)
總結
小雷必須承認 在過去的十年內 蘋果這家公司確實推出了不少顛覆我們生活的產品 也帶來過不少頂級的產品 構建了一個龐大的iOS王國。假如蘋果真的將旗下的所有產品都融入到一個生態當中 那么像微軟這樣的老牌廠商真的很難再去撼動蘋果的地位 不過微軟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對于未來的發展 我們也只能坐觀其變。
最后小雷提出一個問題 從大眾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在同樣的定價下你會購買X86架構的筆記本還是ARM架構的筆記本呢? 責任編輯: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