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劉先生,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昨天(14日)正式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島內外輿論也因此擔憂未來的臺海局勢,甚至認為爆發沖突的可能性將大幅升高。對此,你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確實,過去這些年來,期盼兩岸和平的人最為擔心的,就是有朝一日被號稱為“臺獨金孫”的賴清德會掌控民進黨,甚至是掌控整個臺灣的政局。尤其是,過去這些年來兩岸關系因為蔡英文當局的刻意操弄已經處于風雨飄搖狀態,賴清德恰恰在這個節骨眼上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并且極有可能成為2024年民進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唯一的參選人,這的確是會讓人產生某種不祥的預感。人們會更加擔憂,早前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內一眾美國高官所預言的未來五年內大陸將“武統”臺灣,賴清德極可能是真正的誘因。
而在我看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越是要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而且更為關鍵性的是,必須要對賴清德竄起之后的島內局勢與臺海局勢,有一個清醒理性的判斷,也就是,賴清德走上臺灣政治的前臺,是不是就一定意味著“臺獨”與兩岸戰爭的到來。假如判斷不準或是產生了嚴重誤判,那它就比賴清德上臺這件事情本身所產生的后果,還要更為嚴重。
我的觀點,歸納起來還是三句話:第一,“臺獨”從來都是假議題,包括賴清德在內都清楚地知道,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臺獨”不可能變成現實;第二,三十年前蔣經國在島內開放黨禁報禁與選舉政治催生了“臺獨”,但是,發展至今,島內的選舉政治也成為了制約“臺獨”最為有效也最為有力的工具;第三,永遠都是狗搖尾巴,而不是尾巴搖狗。永遠都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決定臺灣前途和命運的,并不是島內某個政黨,更不是某個政客。
我認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真正決定臺灣前途與命運的東西無非就是三個,一是島內的主流民意,二是兩岸關系或者說是中國大陸的意志,三是中美關系或者說是中美博弈。當前島內的主流民意既不是統也不是“獨”,而是“不戰”與“維持現狀”,中國大陸的意志則是,在暫時維持現狀的基礎之上,促進兩岸關系由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美國的意志則是既反統反“獨”更反戰。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島內主流民意、中國大陸與美國的意志之間雖然有區別,但卻都有共同的底線,那就是短期內維持臺海局勢現狀。或者說得更清楚一點,這個臺海局勢現狀就是“不獨”與和平。無論是哪一個政黨或是政治人物,都必須順應島內、大陸以及美國三者之間的主流意志,順應這個大趨勢。假如賴清德要一意孤行忤逆這個主流意志,那不僅中國大陸與美國會站出來修理他,而且他根本就過不了島內主流民意這一關。而過不了主流民意這一關,就意味著,他壓根就當選不了。
直新聞:島內有輿論認為,賴清德未來要想贏得主流民意的認可并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就必須要撕掉“務實臺獨工作者”這個政治標簽,甚至是要凍結民進黨的“臺獨”黨綱等文件。對此,你又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這一提議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雖然我在前面講到了,“臺獨”是個假議題,賴清德與民進黨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玩假的,知道“臺獨”永遠不可能實現,“臺獨”黨綱永遠只能是一紙空文,但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他們都不可能放棄“臺獨”想法,更不可能修改“臺獨”黨綱。
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雖然“臺獨”不可能付諸實際行動,不能用來指導兩岸關系實踐,但是,“臺獨”口號在選舉的時候卻非常管用,甚至可以說,每到選舉的時候“一抓就靈”。每到選舉的時候,“臺獨”主張就是民進黨及其政客們對抗國民黨與對抗中國大陸、給島內一部分選民“上眼藥”的工具,是他們的政治提款機。因為民進黨本身就是代表著部分支持“臺獨”在島內民眾的政治訴求而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假如賴清德與民進黨放棄“臺獨”黨綱,那就等于是背棄了自己的政治基本盤,無異于是政治上的自殺行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賴清德與民進黨是靠“臺獨”吃飯的,放棄了“臺獨”就等于是砸掉了自己的飯碗。
其次,我們還要看到,雖然美國既不愿意看到兩岸統一也不愿意看到“臺灣獨立”,但是,暗中支持和縱容“臺獨”勢力的存在,卻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與美國的臺海戰略的。美國不僅需要贊成“臺獨”立場的賴清德與民進黨,在臺灣島內牽制與平衡主張認同“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更要利用民進黨與“臺獨”勢力來平衡兩岸關系牽制中國大陸。要是沒有“臺獨”勢力,或者說要是賴清德與民進黨放棄“臺獨”黨綱,那美國就失去了控制臺海局勢的著力點,就沒有辦法讓臺灣成為兩岸意識形態冷戰的橋頭堡。
因此我認為,即使賴清德上臺了,臺灣也不會走向“獨立”,兩岸也不會走向戰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接下來的選舉與執政過程當中,賴清德與民進黨不會打“臺獨”牌不會打“抗陸保臺”牌。因為這既是民進黨的政治需要,也是美國的政治需要。
那么,面對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中賴清德與民進黨必然會打出的“臺獨”牌與“抗陸保臺”牌,中國大陸又應該如何來應對?我認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大陸只要做到這幾點就可以了,一是面對賴清德與民進黨的刻意挑釁,保持住自己的戰略定力,管控好兩岸關系;二是管控好一些有可能影響島內政局的外圍因素,確保幾年前香港“修例風波”這樣的事件不會再發生,不會再被民進黨利用;三是管控好中美關系,防止民進黨利用中美關系緊張的機會撈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四是在清楚地知道“臺獨”只是臺灣島內“茶壺里的風波”的情況下,以不悲不喜的心態看淡島內政權的政黨輪替;五是要相信臺灣老百姓的眼光,他們最終會看穿并反感民進黨的政治操弄的,這次“九合一”選舉就是典型的例子。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