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再現BQ.1變異株,臺當局:可能具有較高的重復感染幾率

導讀 據臺媒報道 島內BA.5疫情降溫,病例數連三天少于20000例,今日(14日)新增16578例本土確診、41例境外輸入。但新冠病毒持續變異,上周臺灣...

據臺媒報道 島內BA.5疫情降溫,病例數連三天少于20000例,今日(14日)新增16578例本土確診、41例境外輸入。但新冠病毒持續變異,上周臺灣才出現首例新型變異株BQ.1的本土個案,本周再度出現一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境外移入仍以BA.5為主流變異株,但占比下降。目前看到XBB變異株在東南亞也逐漸流行居于優勢,會密切關注這些變異株的疫情變化。

上周完成80例本土個案定序,仍以BA.5為大宗,驗出78例、占98%,其余為BA.2和BQ.1各一例,分別占1%。羅一鈞表示,驗出BQ.1的個案為中部20多歲臺灣男性,曾于5月14日確診,10月29日因發燒、腹瀉就醫,疑似重復感染,采檢PCR陽性確診,后續定序為BQ.1。屬輕癥采居家照護,目前已解除隔離。

另新增78例BA.5本土個案,占上周所有定序個案約97.5%,為29名男性、49名女性,年齡介于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46例、中部11例、南部21例,確診日介于今年10月13日至11月4日。

目前本土累計檢出BQ.1二例、XBB一例、BF.7一例、BA.5共1185例、BA.4共五例、BA.2共2528例,尚無BA.2.75本土確診病例。

境外移入定序18例,其中包括新興變異株XBB兩例,分別來自新加坡、泰國各一例。另有11例BA.5分別來自日本、匈牙利、希臘、美國、英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五例BA.2.75個案分別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及澳大利亞。

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于今年11月9日資料指出,目前BA.5變異株占比約為74.5%,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的新型變異株BQ.1及其子代變異株傳播快速,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已于至少65個國家和地區檢出,占比約13.4%。

另BA.2變異株衍生的BA.2.75及XBB等新型變異株占比持續增加,分別約4.3%及2.0%,需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但相較于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BQ.1的疾病嚴重度未增加,但BQ.1的新突變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因此可能有較高的重復感染幾率。現有疫苗,包含原始株與次世代疫苗對BQ.1感染的保護效果可能減少,但對于重癥的保護效果應無重大影響。

#臺灣##臺灣疫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