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銅梁區,一支由外賣平臺、市場監管工作人員一起組建的臨時公益物資配送志愿者隊伍,穿梭在管控樓棟之間,奔走在運送物資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者同志,我女兒是醫生,現在在閉環上班,生活物資之前沒帶夠,但是現在我們小區又被臨時管制出不去,怎么送過去啊?”金豪嘉苑小區的黃老師著急地向小區黨員突擊隊的同志求助。
“黃叔叔,您別急,您把東西給我,我聯系一下外賣騎手,他們來給你送。”同住該小區、來自銅梁區市場監管局的黨員志愿者余明霞立即撥通了銅梁區餓了么外賣平臺負責人周魯的電話。
“您好,我是餓了么平臺的劉為林,請問配送物品在哪里?”五分鐘后,騎手劉為林就來到了小區門口,接過行李箱迅速裝車配送。
“部分群眾臨時封控在家,緊急物資沒辦法第一時間送達,我們何不成立一支公益配送隊,免費為有需要的群眾派送急需物品?”在日常工作中,余明霞主要負責聯絡指導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她立刻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周魯。
一拍即合!“我可以配送!”“隨時喊我!”“白天晚上都可以!”……11月8日,“餓了么外賣公益群”一建起來,眾多外賣騎手就紛紛加入,很快就突破100人。
為擴大知曉面,銅梁區市場監管局其余被臨時封控就地轉為志愿者的黨員同志們也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向所在的被臨時封控的居民們宣傳,點對點收集大家需求,解決大家“燃眉之急”,此外,還通過工作業務群第一時間告知轄區內各市場主體和消費者。
“馬上要降溫了,我想給在學校住校的孩子送點厚衣服去,幸虧這些外賣小哥幫忙,給錢都不要。”在居家隔離的羅姐,本來還在為孩子沒有厚衣服穿而擔心不已,現在終于放下心來。
“我們平臺現在每天會接到30多單公益派送單。”周魯介紹,為了及時有效地完成這些特殊派送單,他們安排了專人負責接單,也有常備的騎手,隨時準備接單和派送,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配送員開展配送存在風險,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他們每天堅持做好測溫、核酸檢測、科學佩戴口罩等自我防護措施,加強個人健康管理,做好配送車輛和裝備的清潔消毒,實行‘無接觸’式配送。”余明霞表示。
“我們隔離了病毒,但不會隔離了愛。”余明霞說。
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
編輯:饒治美
責編:廖異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