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今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將迎來開市一周年。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開市以來,北交所基礎建設穩步推進,市場發展成效顯著,市場生態良性循環,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
“專精特新”扎堆 高質量擴容成效凸顯
去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一年來,北交所在助力企業提高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及支持企業持續創新發展方面成績斐然。
據北交所披露,截至今年11月11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77%,民營企業占比86%。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上市公司質地優良。在12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49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強度達5.4%,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創新特征鮮明。從行業分布來看,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及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32.07億元、凈利潤69.26億元,同比增長33.25%、19.43%,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與發展韌性。據北交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北交所在輔企業2021年平均營業收入和平均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億元、3757.75萬元,近兩年分別復合增長17.82%、27.75%。
“專精特新”企業扎堆,成長性方面優勢顯著,“年紀尚輕”的北交所已經向“高質量擴容”的賽道挺進。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團隊諸海濱等表示,北交所通過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走差異化競爭路線,有助于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豐富發展。通過充分發揮各項專精特新的扶持政策,北交所有望在提升中國直接融資比例、降低實體企業負擔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北交所定位于‘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致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承接新三板的精選層。北交所的高質量發展并非單純追求上市公司數量最大化,而是要在擴容的同時實現中小企業市場的高質量發展。”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創新制度安排 釋放中小企業活力
這一年,北交所在上市準入標準、發行審核、再融資以及交易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
幫助優質企業上市預期更明確、上市時間更快速、上市過程更順暢,做到“又好又快”,審核提速成為北交所的重點工作。今年以來,北交所上市審核節奏明顯加快,不斷刷新紀錄。今年10月18日,中科美菱正式登陸北交所。從受理到過會僅用了37天,從受理到上市僅用了111天,中科美菱成為北交所設立以來過會最快和上市最快的企業。
據悉,北交所將探索實施掛牌上市審核、日常監管、公司規范培育一體化的“流程再造”,使上市路徑更加清晰、時間預期更加明確。
為了更好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證監會明確,北交所實行靈活多元的融資制度,采取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再融資制度,形成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等融資工具,堅持市場化導向定價,對發行價格、規模不做行政干預。
在融資機制方面,北交所實現按需靈活。除了公開發行外,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階段平均進行兩次定向發行融資,上市后已有9家公司啟動再融資,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
與此同時,交易制度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近日,北交所發布了《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并配套發布了《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業務指南》。
對此,北交所有關負責人解釋稱,北交所自開市以來,構建了連續競價的基礎交易制度,市場運行平穩,合格投資者群體迅速壯大,流動性水平明顯提升。此次推出融資融券制度,是北交所持續推進市場功能建設的重要舉措,能夠為投資者采取多元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提供有效支撐,增強市場活力與韌性,對完善北交所交易機制、提升二級市場定價功能具有積極意義。
入場資金踴躍 投資者數量大增
回顧過去一年的發展,北交所市場投資者和投資資金的成長性也十分顯著。
截至今年10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計公開發行募集資金253.5億元。其中,今年42家新上市公司合計公開發行募集資金85.3億元。同享科技等6家公司進行再融資,共計(擬)募集資金25.84億元。七成以上的募集資金用于產能擴建、研發中心建設等方面,近八成募集資金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創新領域,企業研發能力及核心競爭力逐步提升。
據介紹,目前市場合格投資者數量已近520萬戶,北交所主題基金已有兩批11家,首批8家已經完成建倉,第二批有2家已經在建倉、1家待募,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均已入市,超過500只公募基金加速布局,持倉意愿逐漸上升。“北交所還將努力壯大投資者隊伍,豐富投資者類型,保持北交所主題基金常態化發行募集。鼓勵機構投資者積極入市,為良好的市場投融資生態持續引入源頭活水。隨著投資者的增多、入場資金的涌入,北交所的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必將大幅提升,自然會給市場帶來豐富的投資機會和收益效應。”北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首個指數——北證50成份指數也將于今年11月21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以反映市場整體運行情況,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比較基準。據悉,北證50成份指數的發布將為市場各方跟蹤觀察、投資操作提供重要參考,便于投資者了解北交所上市證券整體表現,滿足指數化投資需求。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認為,指數產品的推出有利于持續吸引增量資金、增加市場流動性,最終將持續釋放專精特新企業的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