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們是網格員小分隊,幫你準備的油、米、蔬菜放在你家門口,請你出來拿一下……”電白區沙院鎮部分區域自11月8日被劃定為封控區后,每天在封控區內,都有馬不停蹄進村入戶配送物資的網格員身影。
網格員正在配送生活物資。
剛領到生活物資的村民黃海標非常開心,多天未出門的他從未曾擔心過物資短缺。在他看來,村里的配送服務就像“及時雨”,解決了特殊時期下自己的生活保障問題。“配送的物資種類豐富,營養搭配均衡,價格也很實惠,這樣既避免了外出感染的風險,又能滿足生活需求。”黃海標說。
很多群眾也有同樣的感受,他們把配送物資的網格員稱為最盡責的“補給員”、最高效的“快遞員”。
黨員志愿者根據群眾的下單對生活物資進行分揀。
“生活物資保障是封控區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三餐了有保障,群眾才能安心居家,也才能有效緩解緊張情緒。”沙院鎮黨委書記羅曾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該鎮不斷優化生活物資配送方式,通過充分發揮“黨員+網格員+志愿者”隊伍作用,組成生活物資供應組,全力保障生活物資供應。
網格員將生活物資送到群眾家門口。
據介紹,圍繞封控區群眾的生活物資需求,沙院鎮建立起了“居民點單、網格員收單、村(社區)干部下單”的三級網格生活物資配送服務架構。
在這種模式下,封控區、管控區的群眾有任何需求均可以通過居民網格群向網格員點單,村、社區干部進行統一收集下單。配送公司將生活物資送到封控區卡口,由網格員穿著防護服統一消殺,再有序將物資分發到群眾家門口。
配送公司運送生活物資到封控區卡口。
這種全程無接觸式配送,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嚴”,也盡顯網格管理的“暖”,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更有效地保障了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鄧建青
【通訊員】梁艷
【作者】 鄧建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