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馬王堆,長沙新添網紅打卡地

導讀原標題:印象馬王堆,長沙新添網紅打卡地央廣網長沙10月19日消息(見習記者楊清通訊員王晶)最近,家住長沙市芙蓉區文藝路街道韭菜園社區的...

原標題:印象馬王堆,長沙新添網紅打卡地

央廣網長沙10月19日消息(見習記者楊清通訊員王晶)最近,家住長沙市芙蓉區文藝路街道韭菜園社區的李娭毑發現,韭菜園古玩文化街邊的牌坊柱和變電箱上面繪滿了畫,猶如披上了“新裝”,換上了“新顏”,這些畫作呈現的蓬勃生機,展現的神秘色彩,不但在視覺上給人足夠驚奇,也給人心靈上強烈震撼。

《印象馬王堆》漢畫系列(央廣網發王晶攝)

據悉,為展現偉大時代的成就變化,持續擦亮長沙城市文旅名片,豐富長沙韭菜園古玩文化街業態,今年9月,芙蓉區文藝路街道聯合大麓珍寶古玩城,對轄區內的古玩文化街進行了一次全新升級改造。歷經一個月左右的創作打磨,全新文旅打卡項目——《印象馬王堆》漢畫系列破繭而出,韭菜園古玩文化街的面貌由此煥然一新,長沙又新添了一個網紅打卡地。

在堅持守正創新中繪就街巷治理“新畫卷”

守正創新,從根本上來講,守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創的時代之“新”、融合之“新”,兩者體現了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的辯證統一。

位于芙蓉區文藝路街道韭菜園社區的古玩文化街,是長沙古玩藝術圈的駐留地。街頭巷尾,融合著地域文化和產業特色,省博物院南院、大麓珍寶古玩城聚集于此,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古玩集市人頭攢動,清新和美的文明街巷,文化魅力在這里盡情綻放,促進了傳統與現代在這里匯聚,文化與潮流在這里交融。

韭菜園古玩文化街集市街景(央廣網發王晶攝)

據悉,《印象馬王堆》的創作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不生搬硬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T形”帛畫等文物,而是有機地截取里面一些有意義的畫面與元素,如車馬出行、羽人、力士、仙女、飛天,云龍紋、漢俑、各種動物等等,整組作品色彩略做調整,旨在突出長沙網紅氣質,力求更符合都市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印象馬王堆》漢畫系列的打造,讓全長350米的韭菜園古玩文化街更加生機勃勃、人流如織,文化、休閑、創意、消費深度融合,一幅風華正茂的現代化街巷治理“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激活街巷發展“新動能”

文化自信是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組成。高度的文化自信是維護國家安全、護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根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五千多年歷史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韭菜園古玩文化街所在的袁家嶺中央文化區,定位為長株潭城市群文化融合示范區、文化消費引領區、文創產業聚集區。2021年,長沙市芙蓉區全面啟動袁家嶺中央文化區建設,文藝路街道韭菜園社區以此為契機,聚焦古玩文化街打造中心任務,以文化賦能城市發展,定期組織“芙蓉夜話·名家大咖話文藝”活動,舉辦古玩博物展覽交流會、古玩藝術節、文化交流會等節會,發揮名家名人名角帶動效應,培育和壯大文化消費市場,著力激活街巷發展“新動能”。

參與《印象馬王堆》的文化學者舒文鋒介紹,“將馬王堆漢畫搬上街頭,既能將大漢風范展現得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真正的文化自信。”

在堅守初心使命中探索街巷服務“新途徑”

初心如磐,篤行致遠。長沙市芙蓉區文藝路街道韭菜園社區以“網格+共建”為載體,構建了以社區黨委為核心,轄區兩新黨組織為依托,古玩行業小組、在職黨員等為骨干的組織服務體系。社區網格員在古玩文化街逐一調查摸底黨員情況,推動成立古玩文化街功能型小區黨支部。社區以沿街門店商戶、居民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將環衛宿舍小區旁一側房間作為街巷黨支部活動主陣地,將陣地打造成為黨員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溫馨家園。

韭菜園古玩文化街夜景(央廣網發王晶攝)

在社區黨委的牽頭下,建立起“古玩文化街議事會”,廣泛吸納街巷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高管等參與管理,推動形成“小事商量解決、大事請示解決”的自治管理新模式。積極培育居民骨干,建立起志愿服務隊,織密服務網格,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反饋,幫助化解鄰里矛盾糾紛,探索出極具特色的街巷服務“新途徑”。

(來源:央廣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