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攤的“煤氣罐”多危險?8成燃氣事故與它有關

導讀原標題:路邊攤的“煤氣罐”多危險?8成燃氣事故與它有關6月21日,寧夏銀川一家燒烤店因液化氣罐泄漏引發爆炸,造成38人傷亡。短短幾天后,...

原標題:路邊攤的“煤氣罐”多危險?8成燃氣事故與它有關

6月21日,寧夏銀川一家燒烤店因液化氣罐泄漏引發爆炸,造成38人傷亡。短短幾天后,河南新密、甘肅酒泉等地再度發生類似事故,引發全網關注,多地也開展了燃氣安全專項檢查。

餐飲店里常見的液化氣罐,有何隱患?它和“煤氣罐”是一種東西么?液化氣與家里接入的天然氣又有哪些區別?

|Roxie 圖|四象設計部

現在所謂的“煤氣罐”里,并不是煤氣——煤氣由煤或焦炭經干餾或汽化制得,難以液化裝罐,且由于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有毒,已逐漸退出舞臺。

街頭小館里常見的鋼瓶內裝的其實是液化石油氣,它是石油在提煉汽油、柴油等油品過程中剩下的尾氣,主要成分是丁烷,可以通過加壓變成液體儲存。卡式爐配套的氣罐內,填充的也是和大型液化氣罐類似的丁烷。

而日常通過管道輸送的天然氣,指的是地層中自然形成的可燃氣體,以甲烷為主要成分,比空氣更輕,就算泄露也會往上飄。另外,民用天然氣中還添加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讓人及時察覺到危險。

液化石油氣安裝起來比天然氣更方便,且燃燒熱值比天然氣更高,然而,一旦液化石油氣泄露流出,會迅速汽化,變成比原體積膨大約250倍的可燃氣體,且極易與空氣擴散混合,濃度適宜時,如遇到明火,發生燃爆的可能性很大。

根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在2022年發生的580起用戶端燃氣事故中,以液化石油氣為氣源的占比高達77%,接近20%是液化石油氣工商用戶,其中又以餐飲行業為主。

寧夏銀川這次出事的燒烤店,一樓燒烤用的便是裝有液化石油氣的大型氣罐,也是事故的引爆點。據從業者介紹,一般500平米以上的大型餐飲店才會通天然氣,小店基本只用液化石油氣或植物油。

既然液化氣罐造成了不少事故,為什么不把它列為禁用品呢?

其實,正規液化氣罐本身的構造經得起考驗,如何使用也有安全規定,比如鋼瓶與火眼凈距不應小于0.5米、氣罐使用壽命不超過15年、減壓閥3年更新等。

但據業內人士表示,這幾年一些三無企業參與到了液化石油氣的生產和銷售中,不僅回收利用老化的鋼瓶或閥門,灌裝流程中的去雜質等程序也做得較差,可能助長了液化石油氣的事故發生。

一些用戶的不當操作也容易引發事故。比如,為了讓火燒得更旺,一些人會用熱水燙罐底,使得罐內液體的分子間斥力增大,當對罐壁的壓力超過本身限度時,就有可能發生爆裂。

閥門老化導致的漏氣則是另一種危險,在銀川此次事故中,燒烤店員工自行更換閥門,或許導致液化石油氣瞬間猛泄,接觸廚房火源后引發爆炸。

此外,2022年還有42起軟管老化破損導致的燃氣事故,在所有事故原因中排名第一。

雖然液化氣罐危險重重,但它在安裝和熱值等方面的優勢,注定了會在市場上長期存在。

每當有安全事故發生后,人們都在討論“如何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顯然這不是靠業主“加強安全意識”就夠了。液化石油氣作為民用燃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問題關乎生產、運輸、充裝、儲存、使用等多個環節,涉及應急管理、消防、市場監督等多部門。

事故發生后,六大部門聯合發起專項整治,不過專項整治過后,又該由誰負起主責呢?

如今伴隨盛夏來臨,更進入了燃氣事故的高發時段,統計顯示,近幾年的7月和8月都是液化石油氣事故最為多見的月份。面對不確定的風險,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餐時最好還是盡量避免使用液化氣罐的封閉空間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