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說再見!Kindle中國電子書店今起停業
根據亞馬遜Kindle服務號5月31日發布的《Kindle中國電子書店運營停止通知》,今日(6月30日)起亞馬遜正式停止中國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此后用戶無法再購買新的電子書。對于用戶此前已購買的電子書,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載,并且可以繼續閱讀。
上述通知還對“如何批量下載及備份Kindle電子書及個人文檔?”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通知稱,可以使用瀏覽器訪問【管理我的內容和設備】,在【內容】界面選擇您想要下載的全部電子書或個人文檔(一次最多可選200項),并點擊發送,然后在彈窗中選擇要發送至的設備或Kindle APP,即可將已購買的電子書或個人文檔傳輸至所選的Kindle設備或者Kindle APP。如果需要批量備份內容, 建議在下載Kindle內容后,也同時將其保存至PC本地硬盤。(具體操作請參考“亞馬遜Kindle服務號”)
另外,以前的標注及筆記都可以保留在使用者的Kindle電子書中。除了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還可以使用手機或電腦端的Kindle APP進行閱讀。
【延伸閱讀】
Kindle電子閱讀器誕生于2007年,是亞馬遜最成功的硬件產品之一,其采用電子紙屏幕,被認為易于閱讀且護眼,還原了閱讀紙質書籍的體驗。在Kindle電子閱讀器誕生的5年里,電子書成為亞馬遜增長最為迅速的品類之一。
2013年,Kindle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銷售,歷經多次設備版本迭代,最新的產品系列包括Kindle Paperwhite、Kindle Voyage、Kindle青春版、Kindle Oasis等。為滿足用戶閱讀要求,亞馬遜還引入Kindle Unlimited包月電子書服務。不過,近年來亞馬遜已未在財報中披露Kindle的具體銷量和銷售額。
Kindle有兩大優點:一是便攜,比帶紙質書輕便太多;另一個是它保留了紙質書的“純凈閱讀”氛圍——只能用來讀書,不能上網。
但今天這兩個優勢都已經不明顯、甚至沒了。這十年來,移動互聯網發展很快,從2G、3G到5G,手機功能變化大,當下真正便攜的閱讀器其實是手機,它正在取代電子書這一產品。
而Kindle另一個優勢“純凈閱讀”感,又可以被紙質書取代。既然有了便攜的手機,里面信息龐雜,那人平時想靜下來就干脆拿起紙質書了,那種翻頁的、指尖與紙張接觸的感覺更真實。
另一方面,由于國內電子書市場競爭激烈,硬件上先后涌現出京東、漢王、文石、小米、當當等競爭對手,多主推安卓開放系統,對封閉的Kindle體系造成沖擊。在內容端,用戶付費意愿低,加上電子書資源盜版泛濫,使得Kindle在國內難以為繼。
Kindle退出中國后,亞馬遜在中國仍有多項服務運營。亞馬遜中國稱,對客戶的長期承諾不會改變,“我們在中國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基礎,并將繼續創新與投入。”亞馬遜中國的業務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亞馬遜廣告、亞馬遜全球物流在內的跨境電商業務,以及亞馬遜云科技和亞馬遜智能硬件與服務等。
(Kindle服務號、界面新聞、潮新聞)
編輯:杜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