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公益三方聯合主辦的“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開幕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出席儀式并講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抖音集團副總裁、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濤,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熊遠明,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出席儀式并致辭。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一級巡視員陳彬斌、國家文物局社會與博物館司副司長吳旻以及9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單位代表、修復專家代表、媒體等參加儀式。開幕式由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主持。儀式上,饒權、劉玉珠、李濤、熊遠明、陳超、吳旻共同按下啟動立柱,宣布展覽正式開幕。
為全面展示該項目取得的豐碩成果,更好地為大眾服務,本次展覽共分為“古韻新生:各地精品薈萃”“講好河川故事:輿圖”“鏤于金石:探源古文字”“世界記憶:樣式雷圖檔”四個部分,精選35種39件已經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予以展出,其中既有國家圖書館修復的輿圖、金石拓片、樣式雷等多種類型的珍貴文獻,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修復精品。
展品包括《永樂大典》“湖”字冊、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經扉畫》、元至順二年(1331)刻本《永類鈐方》及樣式雷圖檔、黃河輿圖和金石拓本等。其中,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湖”字冊是這次修復的國寶級藏品,它的發現、回歸與保護,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政府相關部門與社會各界通力協作保護文化遺產的成功案例。
除了以實物展出古籍修復成果外,展覽還展示了該項目支持下的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成果與古籍活化利用成果;以“活化展示”為特色,在展廳設置樣式雷“祈年殿”全息幻像修復成果的電子翻書裝置,結合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影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向大眾推廣、普及古籍修復知識;配合推出“故紙修復師之碎丹青”沉浸式互動解謎游戲,讓觀眾在故事中、游戲中了解古籍修復技藝,從而增加展覽的趣味性。
2021年6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在國家圖書館正式啟動,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公益簽署《古籍保護與利用公益項目合作備忘錄》,首批資金1000萬元定向用于古籍修復、人才培養、古籍活化與數字化等公益項目。項目實施至今,各項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在古籍修復方面,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等10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修復完成104冊(件)珍貴古籍;在人才培養方面,先后依托云南省圖書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培養107位古籍修復師;在古籍活化方面,推出“全民曬書”“尋找古籍守護人”等互聯網話題,拍攝《穿越時空的古籍》紀錄片。
《古籍守護公益項目》系列傳播活動,榮獲由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主辦的2022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項目,在業界和社會公眾中引起廣泛共鳴。下一步,三方將合力加大古籍保護工作力度,普及保護知識,展示保護成果,培養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籍的良好氛圍,使中華典籍的保護傳承煥發出新的光彩。
本次展覽位于國家典籍博物館第6展廳,展期2個月,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