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男孩一個動作,差點導致生殖器壞死!”科大大在微博上看到這個新聞時,真的又急又氣。
咱們一直強調說,孩子的性教育從出生就得開始,怎么孩子都16歲了,連基本的衛生常識都沒人教呢?
難道真的如新聞所說:男生的性教育全靠自學?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知道因為性別差異,媽媽們對男性的身體結構不是很熟悉,寶寶大了,也很難去做相關教育。
所以科大大今天這篇男寶私處&性教育專題,就是專門寫給寶爸們:怎么洗包皮?怎么給男寶做性教育?孩子自慰家長要怎么處理?
每一個解答都很實用,為了娃的健康,這篇文章,請寶媽務必轉給寶爸!
大可不必,尤其是3歲以前,因為包皮太長沒辦法翻起來的情況太普遍了。
這時候千萬別強翻,就給他輕輕推一推,清洗一下包皮外部就行。
等寶寶3歲后,包皮幾乎就回縮到了正常狀態,寶爸就得有意識的引導寶寶自己學著清洗了。
? Step 1:翻包皮
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包皮中段,差不多是丁丁3點鐘和9點鐘的方向,輕輕往上翻,露出陰莖頭和冠狀溝。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個地方就像“墻角”,特別容易堆積污垢,最好用溫水多沖洗幾遍,然后用柔軟的毛巾或棉柔巾擦干,輕輕將包皮推回原位。
? Step 2:復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及時復位!一定要及時復位!一定要及時復位!
因為復位不及時,相當于給“小弟弟”帶了個緊箍咒,包皮環崁頓在冠狀溝上,時間長了就會像開頭新聞的男孩一樣,導致龜頭腫脹,嚴重點可能壞死。
(開頭新聞中的案例,就是這么造成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看吧,其實男孩應有的性教育,并不比女孩少,除了包皮,像自慰、避孕套,生寶寶這些事,也都該坦然地和孩子說說。
但提到性教育,科大大接觸到的一些家長們普遍認為:男寶沒啥好教育的,等到了年齡就懂了,最多告訴孩子“別欺負女孩子”。
可性教育不僅僅是衛生和防性侵,還包括成長與發育、生命教育、性別教育、生理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
性教育,是宜早不宜遲的事。
首先,咱先學會回答孩子幾個問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然后牢記10字原則:淡定、直面、尊重、規范、親密。
把性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僅要言傳身教,更要好好引導。
1、繪本教育
寶寶3、4歲進入了性別敏感期,對身體尤其是男生女生的生殖器很感興趣。
這,非常正常。
可以通過繪本《我從哪里來》《乳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等,給孩子輸入性別美好的觀念。
自然地告訴寶寶性器官的規范名稱,不要因為尷尬就用小雞雞等兒語代替哦。
2、洗澡是性教育的好時機
寶寶3歲前,寶爸媽最好輪流帶娃洗澡,利用自己的身體,教寶寶認識身體部位。
一定教寶寶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不能在別人面前露出或者玩弄自己的隱私部位,這是不禮貌的。
不能讓別人觸摸你的隱私部位,有人做時大聲對他說“不”!
連爸爸媽媽也不能輕易觸摸你隱私的地方。
美國心理學家、兒童保護組織建議:親子共浴年齡不超過3.3歲,幫洗不超過4.7歲。
當然,寶寶的性教育,不是看幾本繪本,洗幾次澡就能完成的,要有意識地把這些融入生活!
3、把性教育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① 培養寶寶文明如廁
科大大之前還看到一個新聞,四五歲的男童站在公交后門處小便。
不僅影響他人,違反社會公德,也暴露了寶寶的隱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以防萬一,準備些塑料袋/水瓶,在隱蔽地方幫助寶寶如廁。
② 不要在寶寶面前頻繁暴露
很多寶爸媽,在家里上廁所、換衣服,從來不避諱寶寶。
這樣的“身教”,也會讓寶寶覺得暴露隱私很正常。
還有很多小細節,都需要寶爸媽的重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4、正視自慰問題
自慰不是性早熟、不是色情、不是孩子缺維生素ABCDEFG,也不會影響健康。
這只是他們探索自己身體的一個自然過程。
所以大家千萬別急著“暴力阻止”,甚至說出“寶寶怎么在做這么羞羞的事”來開玩笑。
很容易讓孩子把“性愉悅”跟“罪惡感”等同起來,對孩子的性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正確做法應該是:
①“視而不見”
過大的反應,只會造成兩個后果:要么寶寶有了罪惡感,要么讓寶寶產生更大的好奇和興趣。
②關注寶寶狀態
淡定≠放任不管!寶爸媽要偷偷關注寶寶狀態,如果頻繁摸,要考慮這2種情況:
l 私處疾病或不適:炎癥、濕疹等,如果有異常就要及時處理,或帶寶寶看醫生了!尿不濕或內褲不合適也會讓寶寶因為不舒服而撫摸;
l 精神壓力大:缺乏父母關注,常被指責,也會讓寶寶以這種行為去安慰自己、緩解焦慮。
③ 改變會刺激到寶寶自慰的生活習慣
? 盡量不給他穿開襠褲
開襠褲“方便”孩子更頻繁地把玩生殖器,養成習慣。還不衛生,增加細菌感染的幾率;
? 寶寶穿衣應寬松,不穿緊身衣褲
?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安靜的把寶寶的手拿開,或者帶他做游戲,與他交談等,豐富孩子的活動。
? 減少環境中誘發性的刺激
避免讓寶寶看到兒童不適的畫面,因為孩子有模仿的可能。
④ 雖然自慰不是洪水猛獸,也要警惕3種情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最后,科大大想說,性教育遠遠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是隨時根據寶寶的成長科學解答,正確引導。
而且孩子對身體和世界的感知,是一種美好的本能。
家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寶寶,都2023年啦,不必再談“性”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