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的出現與爆紅,人工智能開始滲透到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
特別是AI繪圖日益成為備受藝術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盡管海內外專家都 表示 “創意藝術類工作是最難被AI取代的崗位之一”,
但AI的發展速度還是給藝術工作者帶來了不小的焦慮感;
特別是這份焦慮,其實在ChatGPT問世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1
AI作品拍出天價
2018年,一幅名為《埃德蒙·德·貝拉米肖像》的油畫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 以43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12萬左右)的“全場最高價格”被拍下。
這是世界首個被出售的AI藝術品,也是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首次進入拍賣舞臺。
肖像畫的主角——埃德蒙·德·貝拉米來自18世紀的貝拉米家族,但這個家族其實是虛構的,
這張畫本身也只是貝拉米家族11張肖像畫的其中一張;
換句話說, 這11張肖像畫都是AI虛構的。
這些作品看起來都斑駁模糊,風格古怪,筆觸看起來也是像素化的,不過這并不是因為技術問題限制,而是創作團隊故意為之。
該系列誕生于ChatGPT問世之前,作者也不是ChatGPT在美國的母公司Open AI,
而是一個 來自法國的由三個人組成的研發小團隊——Obvious Art & AI。
據Obvious所說,雖然考慮到這是首幅出現在拍賣會上的AI畫作,意義非凡,但 他們自己最初的估價最高只有10000美元(人民幣7.2萬元)左右;
但當競標價一路飆升至432500美元(人民幣311.9萬元)時, 三人既感到不可思議,又有些欣慰:
“我們認為創造力不只是人類的特權,雖然人類藝術家是不可取代的,但AI也可以創造出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
時至今日,在Obvious的官網上依然掛著“挑釁”畢加索名言—— 「計算機是無用的,它們只能給出答案」的slogan。
團隊本身也在繼續進行AI繪畫創作,力圖證明: AI也可以是藝術創造力的催化劑。
比如它們最新的AI浮世繪系列:
#2
AIGC的原理
很多人可能覺得AI生成內容這件事非常不可思議,但其實 它的邏輯和操作方法,可能沒你想象中那么神秘。
目前,市面上的AI圖片生成工具數量并不少,但操作方法都大同小異:
用戶通過在一段指令中, 指定畫面的主體、顏色、風格、包含元素等信息,AI即可根據指令合成圖片。
而就工具本身而言,時下最流行的AI繪圖工具主要是兩個——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
#3
擁抱未來的名校
想要順應AI發展的潮流,最重要的便是要選擇一所 思想前衛、開放,愿意讓學生有更多嘗試機會的院校!
這一點,不能通過排名來判斷,而是要看院校本身的教學風格:
01
羅德島設計學院
相比于英國, 美國院校中的設計普遍更偏商業化,所以在就業方面也更有優勢。
而在所有美國院校中,最知名且最前衛的,無疑是被譽為“設計界的哈佛”的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
羅德島視覺類課程 有非常多的seminar研討課,旨在通過大量視覺語言系統要素的訓練,讓學生快速適應設計師的職業身份, 培養設計師的使命感和思維方式。
02
金斯頓大學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對于英國設計名企而言,他們最愛的畢業生其實來自一所QS排名600+的綜合大學:金斯頓大學。
金斯頓大學的視覺類專業有兩大特點:
一是突破媒介的限制,指導同學進行深度挖掘,理解視覺設計在情境中的作用;
二是注重個人調研,深入培養學生的個人風格和表現途徑,引導學生深度理解不同的文化,創作出能夠引發共鳴的作品。
不僅如此,金斯頓還 十分注重與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的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現實社會存在的痛點,創作出能夠引發共鳴的作品。
以上幾所院校有哪些申請要求?
還有哪些名校正在擁抱未來?
作品集有哪些創作秘籍?
拉近你與前衛設計名校之間的距離!
你可能錯過的往期干貨
全美第4的藝術名校,為何總是爭議不斷?
什么作品集,能讓考官過目不忘直發offer?
就業沒在怕的!那些坐擁校企合作的藝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