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舉行的珠海航展又傳來好消息: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在全世界站穩腳跟,包括在一些西方國家,甚至連美軍的偵察機也在使用北斗系統,作為美國GPS系統的備份。遍布世界的地面測控站正在幫助維持北斗衛星的運行精度,其中有1個測控站位于美國中部,并且已經開通。這些消息是中國北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對媒體透露的。
(北斗星座的模型)
目前北斗星座已經有45顆衛星在軌運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定位系統。這類衛星上面配備了高精度的敏感設備,在繞地球運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重力的變化和其他干擾因素,這些設備會累積誤差;而地面監測站可以跟蹤北斗衛星飛越“頭頂”時的工作情況,并向控制中心報告它的飛行狀態,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提高定位服務的精度,誤差僅為3厘米。
根據北方工業公司提供的消息,目前在全世界共有120個北斗衛星地面監測站,一些美國的盟友,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都擁有一些北斗地面監測設施。這些監測站已經覆蓋了所有北斗衛星的運行軌道。在北美地區共有兩個北斗測控站,其中一個位于美國中部某處。另外美國政府公開宣傳,美國的GPS系統在全球擁有11個指揮和控制天線和16個監測點,而在中國境內并沒有GPS系統的測控地面站。
(北斗地面測控站的介紹)
那么,在中美“大國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為何允許中國將北斗地面測控站建設在美國境內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這個監測站只監測不控制,并不會向衛星發送數據或從衛星接收數據,只產生用于校準衛星運行軌道的數據,對美國來說足夠安全;二是因為北斗導航系統的信號優良,連美國軍方自己也在用。美國空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此前在華盛頓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美軍間諜飛機的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使用北斗作為GPS的備份。
此外,北斗系統已經被世界上大部分民用智能手機和導航設備支持,美國的手機芯片制造商和導航芯片制造商的大部分產品都支持北斗。從理論上說,天空中可見的導航衛星越多,定位和計時服務就越快、越可靠,而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在任何時間都可以見到不少于16顆北斗衛星,因此普通用戶可以使用北斗衛星獲得精度為兩米到五米的實時定位,足以媲美美國的GPS衛星。
(大部分手機都支持北斗導航系統)
其實,北斗系統的地面監測站建設起步是比較緩慢的,只有泰國等少數中國的鄰國同意合作。但在“一帶一路”倡議啟動后,北斗地面監測站的建設得到了極大的推動,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協議。此后,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都利用北斗系統的服務建設了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大壩、油田和海港。
(北斗衛星模型)
但是,并不是所有西方國家都樂意支持北斗系統,比如英國政府通信總部的負責人杰里米·弗萊明在近日的公開講話中聲稱,北斗衛星提供的短消息服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聲稱北斗系統的短消息可以被中國政府獲取,“被用于控制和監視”。不過他不是個科盲,就是故意混淆北斗短消息服務和普通定位服務的差別:北斗短消息服務需要特殊硬件的支持,普通導航設備想用這功能還沒有呢。這人的話在西方國家有一定市場,我們必須為美國及其盟友不再支持在它們領土上建設北斗地面測控站做好準備。
事實上中國已經在做這方面的準備了。我國已經部署了天基監測技術,利用其他國產衛星跟蹤北斗衛星,并提供糾正參數。這個技術將使北斗系統在地面監測站較少或沒有地面監測站的情況下保持良好性能。
所以呢,不管美國及其盟友怎么看、怎么做,北斗系統已經成功了,并將繼續成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