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深切哀悼韓國踩踏事故遇難者##印度一拉索橋斷裂坍塌致141人遇難#
文/飛云
萬圣節前夕,4樁慘案令全世界動容,一樁比一樁可怕。
慘案一、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
一個節日,一場演出、一個僅有18.24平方米的狹窄空間以及巷子里擁擠不堪的人群,共同制造了這場轟動世界的慘案。事發當天,許多人身穿奇裝異服在街道上行走,本來人就多。身邊忽然又有人跳起了舞,吸引了大批人群前去觀看。
一時間,下班回來的人、觀看舞蹈的人、逛街的人、剛搭乘末班車到梨泰院的人把巷子堵得嚴嚴實實。
偏偏又有人喊了一句“網紅來了”,人群再次瘋狂地擁擠起來,位于里面的人尖叫著、呼喊著,但統統不起作用,后面的人群根本聽不到,甚至維持秩序的警察也被當做萬圣節的“裝扮”,因呼吸困難而暈倒的人越來越多,最終一百多人不幸遇難。但這還不是最血腥的。
慘案二、美國“血腥周末”。
同樣是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休息日,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槍擊案,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匹茲堡、休斯敦等多個城市均出現人員傷亡。死者大多是對“萬圣節”頗感興趣的青少年,最小的只有12歲。
慘案三、印度百年吊橋坍塌案。
據海外網消息,當地時間30日晚上6點左右,印度一座百年老吊橋突然坍塌,橋上的人瞬間跟著掉了下來。
這座橋曾經多次出現質量問題,5天前剛剛經過修繕重新開放。當時橋上擠滿了人,他們有的在橋上蹦蹦跳跳,有的來回奔跑打鬧,甚至以吊橋的晃動為樂趣,結果樂極生悲。
出現這樣的悲劇固然與游客的個人行為有關,但吊橋才修好5天就又出問題,負責修繕吊橋的印度相關部門肯定也逃脫不了責任。
慘案四、索馬里首都汽車爆炸案。
據環球時報消息,當地時間10月30日,索馬里總統哈桑·謝赫·馬哈茂德表示,前一天下午,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發生了兩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一個擁擠的十字路口,兩輛裝滿炸藥的汽車在幾分鐘內先后被引爆,隨即索馬里教育部又被襲擊。此事發生后,極端組織索馬里“青年黨”宣布對此負責。
近幾年來,“索馬里”青年黨經常在索馬里以及鄰國發動恐怖襲擊,數月前,該組織還襲擊了摩加迪沙的哈亞特酒店,造成12人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10月30日,索馬里國民軍一鼓作氣,奪回了由該組織控制的馬薩吉德阿里加杜村,并打死了100多名“索馬里”青年黨武裝分子。
索馬里的火藥味愈發濃郁。
萬圣節成了索命鬼節,這個休息日,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亦或非洲,都很不太平。
截止北京時間10月31日下午16時,韓國踩踏事件已造成154人死亡,149人受傷,美國槍擊案造成13人死亡,62人受傷,印度吊橋坍塌致使141人遇難,而索馬里恐襲則導致至少100人死傷,300人受傷,不幸的是,這些數字還在進一步上升當中。
說說個人的兩點感慨吧:
一、發達國家的“濾鏡”正被人擠人的混亂與槍聲四起的恐慌震得稀碎。
美國還是那個美國,槍擊案層出不窮,社會割裂還在繼續。拜登簽署的《槍支安全法案》顯然沒能起到真正有用的效果。而目前美國的中期選舉已進入倒計時,槍擊案不減反增,民間情緒可想而知,民主黨的處境愈發不利,美國的混亂還在持續當中。
而韓國發生的此次慘案更是讓人們看清了韓國政府處理類似事件的拉垮,尤其多個外籍知名人士的遇難,令尹錫悅頭疼不已。為了哀悼,韓國政府甚至將“韓美軍演”的內容“酌情”取消了一部分,但尹錫悅的支持率仍在“跌跌不休”。
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受到的關注度也不一樣。索馬里位于非洲,印度處于亞洲,這兩個都是發展中國家,國內出了這么大的事兒,目前來看,死傷人數加起來幾乎等同于美韓兩國的數倍,但世界人民對此的關注度卻遠遠不如美國與韓國這兩個發達國家。
這一方面反映出,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占據了大量輿論資源,已經使得一部分人形成了固有的思維習慣,對發達國家“在乎”多一點,而對發展中國家發生的事情大多視而不見;另一方面也說明,世界多極化的發展道路刻不容緩,發展中國家也應當以平等的姿態走上世界舞臺,從“小透明”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