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30日消息,日本政府日前再次提及建立“統合司令部”的事。
據該媒體的詳細報道顯示,由于日本政府在今年年底將會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重要文件,因此,該媒體認為日本政府極有可能將建立“統合司令部”一事寫入文件中。
倘若在今年年底,日本政府成功將此事寫入其中,那么,日本媒體預測,最多需要兩年的時間,日本政府就將建成“統合司令部”。
日本媒體爆料稱,日本政府似乎終于找到了建立該部門的理由,并稱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混合戰爭”。而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此舉便是在美國提出“印太戰略”后想要對標美國,大行軍事擴張之事,從而獲得更多的軍事自主權。
其實日本政府提出要建立“統合司令部”已經不是新鮮事。從2018年開始,日本的一些政客就執著于讓其政府建立該部門,從而實現所謂的軍事自主權。而在今年6月份,日本共同社也報道了此事。
當時,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正在計劃建立“統合司令部”并設立一個掌握海陸空軍事指揮權的職位。而該職位被命名為“統合司令官”。
對此,日本政府也給出了詳細解釋,由于目前負責日本防衛省所有事務的統合幕僚長只有一人。而此人需要負責防衛省的部署、調動等方面的工作,并且,有需要時統合幕僚長還需要與美方進行直接溝通,這就導致了統合幕僚長事務纏身,卻無人為他分擔的局面。
日方還表示,由于統合幕僚長不但負責與美方溝通的事宜,還負責著日本國內的軍事調動事務。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統合幕僚長難免會出現分身不暇的情況。日本媒體還舉了一個例子。在2011年時,統合幕僚長因為忙于與美方進行溝通協調,而未能及時向災區派遣自衛隊。
所以,在日本媒體看來,日本政府確實應該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并任命一個新的職位,從而使得統合幕僚長的事務能夠被分擔出去。
倘若“統合司令官”這一職位出現,統合幕僚長將用更多的精力來輔佐首相以及防衛大臣,并為其出謀劃策。而“統合司令官”將直接聽命于防衛大臣,相當于是統合幕僚長和防衛大臣之下的執行者。如此一來,就不需要統合幕僚長對自衛隊下達指令了,這些事務將由“統合司令官”完成。
不僅如此,“統合司令官”所擁有的海陸空指揮權,或將能夠實現日本和美國在軍事上的對等交流。
從表面上來看,日本防衛體系中并未有一個指導聯合作戰的部門和職位,而“統合司令官”的出現便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并且日本政府也能夠由此將日本防衛體系從統合幕僚長所負責事務中區分出來。這足以見日本政府對其防衛體系的重視。
因此有分析認為,結合日方的兩次表態,可見日本政府此舉除了應對其所“擔憂”的“混合戰爭”外,還想要對標美國的軍事體系,從而與美國并肩同行。
因為“統合司令部”或將與美國的印太司令部劃上等號,雙方便可就具體的軍事事務而進行交流和協商,從而讓日美雙方在軍事交流中可以實現對等性。
而日本政府所言,成立該部門是為了應對所謂的混合戰爭也實在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借口。并沒有國家向日本宣戰,國際社會中僅有的也不過是美國政府此前渲染的別國威脅論罷了。
所以,日本政府此舉或在響應美方的各種“威脅論”,并以此加快成立新軍事部門的腳步。
因此,建立“統合司令部”對標美國的印太司令部或只是表象,在此事中掩蓋的或是日本政府欲行軍事擴張之事的野心。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日本政府不過是借著和美國在軍事上互動頻繁的時機,在提升國防預算的同時增加其軍事打擊能力。“統合司令部”都出現了,離日本自衛隊的規模被擴大還會遠嗎?
當世界走向多極化發展趨勢時,日本也想要在國際社會中大放異彩。但是,若日方想要通過“軍事擴張”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就有些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