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令開始的動員行動已經宣告結束,而據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提交給普京的報告顯示,這一動員行動十分成功。
在伊薩古交給普京的報告中,我們可見俄方已經成功征集30萬預備役士兵。并且,其中有4萬人已經在接受訓練后前往前線加入戰斗了。
從這一刻開始,俄軍在烏克蘭的動作幅度就已經擴大。
而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在紹伊古報告普京動員行動結果的當天,俄方還在庫皮揚斯克地區、頓涅茨克地區南部,以及紅利曼方向對烏軍的進攻予以回擊,并且成功擊退烏軍。
此后,俄羅斯國防部又傳出已經攔截多枚美制“海馬斯”火箭彈的消息。
當然,烏方也不示弱。在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此類消息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便公布了烏方已經成功打擊俄防空導彈系統陣地等重要軍事目標的消息。
從雙方的報道來看,兩軍依然處在緊張對峙的局面之中。不過,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除了已經到前線的4萬余名士兵外,普京所發起的動員行動中有超過8萬人也已經結束培訓并將被部署到特別軍事行動之中。
如此一來,俄烏戰場之中就將出現12萬余名新上陣的俄方士兵,局勢對烏而言顯然是不利的。更別說俄方還有將近20萬人正在接受軍事訓練了。
再看看烏克蘭。烏方如今所擁有的便是來自美西方的軍事援助。而北約暫時未派更多士兵前往烏克蘭,這就導致相較于俄軍而言,烏克蘭的部隊中未能有足夠的數量的預備役士兵。
從這一層面來說,烏軍處于劣勢。
更為糟糕的是,據烏克蘭“RBC.UA”新聞網31日消息,俄軍在當日對烏克蘭的多個地區都進行了軍事打擊,這也導致烏克蘭全境都拉響了防空警報。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消息,因為俄方的大規模進攻,烏克蘭多地都因無電可用而陷入了黑暗之中。而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部分地區更是出現了斷水斷電的狀況。
并且,此前西方國家所說“俄方的武器裝備將耗盡”也被俄方如今的大規模打擊行動戳破。
有分析認為,隨著俄烏戰事發展到今,俄方的實力正在一點點顯現出來。畢竟這場戰事進行得越久,雙方的投入就更大。而堅持到最后的那一方或才擁有最終的話語權。
這場戰事會以何種方式結束,我們尚不得而知。但因為俄軍的動作幅度增大,北約已經有些著急上火了。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日前對美國喊話,希望美國不要放棄對烏克蘭的援助。因為如果美方放棄這樣做,那么,俄羅斯就有可能取得戰事的勝利。并且,隨著俄羅斯的獲勝,中國也將“變得更加強大”。
有分析認為,斯托爾滕貝格之所以如此著急地喊話美國,一是因為普京的軍事動員行動已經成功;二是因為美國政府內出現了一些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的聲音。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就曾喊話美國政府,建議其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當然,還有不少共和黨議員也是這樣的看法。
眼看美國的中期選舉在即,北約有此擔憂也在所難免。如果斯托爾滕貝格此時不發聲,那么,要是共和黨獲勝的那一天到來,或許他的喊話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而美國政府也沒有令北約“失望”,選擇繼續對烏克蘭施以援手,并提供了高達2.75億美元的援助。并且,日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公布了將在今年11月提供給烏軍兩套NASAMS系統的消息。
看來,美國政府也想要在中期選舉之前再“搏一把”。
不過,斯托爾滕貝格要美國政府繼續援助烏克蘭便罷,他何必硬扯上中國呢?
中國外交部早有言在先,中方在俄烏沖突中保持中立立場,并且希望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所以中國并無意“煽動”這場戰事的發展。斯托爾滕貝格之言不過是想要強行將中俄捆綁在一起罷了。
從根本上來說,戰事的結果如何,對參與其中的俄羅斯、烏克蘭以及西方國家影響較大,中國并未插手其中,何來“俄羅斯獲勝,中國會變得更加強大”一說呢?
如果烏軍獲勝,恐怕北約才是最大的受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