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黑海艦隊再次遭襲的事件成為了俄烏沖突新的焦點,據了解,烏克蘭軍隊在美英情報偵查配合下,派出十余架無人機和多艘自殺式無人艦艇,突襲了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俄黑海艦隊。
俄黑海艦隊新旗艦——馬卡洛夫上將號護衛艦、1艘掃雷艇和其他兩艘輕型艦艇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據法新社的消息,俄方表示遭襲的艦艇還參與著聯合國斡旋下保障烏克蘭糧食出口的任務,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表示,“美英兩國從破壞協議中攫取利益,之前是通過破壞北溪管道,現在則是糧食貿易。”
針對當前事件,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29日表示,俄方已致信聯合國,表示在此類襲擊背景下,俄方無法以“烏克蘭糧食安全運輸倡議”來繼續保障民用船只的安全,從當日開始,俄方決定暫停該協議的執行,同時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討論烏無人機襲擊俄羅斯船只的問題。
俄方宣布停止執行“烏克蘭糧食安全運輸倡議”決定之后,西方一片嘩然,歐盟和多國呼吁俄方重返“糧食協議”。
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表示,歐盟希望俄羅斯重新考慮該問題。美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國對俄方暫停參與黑海糧食倡議的相關行動感到遺憾,并呼吁俄方恢復協議,意大利方面則對俄羅斯暫停“糧食協議”后的糧食形勢感到擔憂。
當然,最頭大的要數一手促成了該協議并作為出口中轉點的土耳其,據伊斯坦布爾一名消息人士稱,土耳其政府正在就目前的黑海糧食出口局勢同俄方展開電話外交。
而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烏克蘭政府則宣布,烏克蘭將繼續通過敖德薩等港口出口糧食,以確保全球糧食安全。烏總統澤連斯基還呼吁國際社會對此事作出回應,要求將俄羅斯從20國集團(G20)中除名。
眼看著G20峰會即將召開,俄烏之間的矛盾卻有因為人為的挑釁而進一步升級,如此以來,俄烏和談的希望將更加渺茫。在此背景下,澤連斯基借著俄方退出糧食協議的由頭,呼吁將俄從G20中“踢出群”,看似是早有準備。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俄方宣布暫停該協議,并不是代表俄羅斯將不再出口糧食。“烏克蘭糧食安全運輸倡議”,是在聯合國倡議下,由聯合國、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四方共同簽訂的關于安全保障經烏克蘭敖德薩等三個港口向外出口糧食、化肥和其他農產品的協議。
該協議實質上主要保障的是烏克蘭出口糧食海上運輸安全,根據該協議,各方不得攻擊或對黑海上的糧食運輸船只采取威脅性行動。從這個角度來看,俄方的表態,實質上是在告訴西方,俄方不再參與對烏克蘭糧食運輸船只的安全護衛。
換句話說,烏克蘭運糧船只在黑海上的航行安全,俄方不敢保證。據了解,從8月初該糧食協議正式生效以來,烏克蘭已向外出口900萬噸糧食,如果糧食出口航線不再安全,出口量下降,將進一步加重還在蔓延的全球糧食危機。
歐盟、美國和意大利第一時間跳出來“勸說”俄羅斯的原因,就是烏克蘭出口糧食近一半都通過土耳其——地中海航線運往了歐洲,如果烏克蘭糧食出口又中斷,那很多歐洲國家不僅要面臨挨凍,甚至還要面臨挨餓。
歸根結底,俄方采取此類行動的目的,是反制烏克蘭目前正在不斷攻擊俄羅斯領土、攻擊俄基礎設施的行為。
從10月初,俄烏在前線陷入僵化對峙以來,烏克蘭方面不斷“開辟第二戰線”,又是襲擊大橋,又是襲擊港口,這些“越界”的舉動進一步引發了雙方在戰爭規則之外的流血沖突。
當前赫爾松前線雙方都在不斷動作,整個俄烏沖突的焦點已經移到了南方,而俄方在南方戰線上的支撐點是赫爾松,底線則是克里米亞,一旦赫爾松失守,莫斯科最擔心的就是克里米亞的安危。
無論是從輿論角度、軍事角度還是俄本身國家安全角度,克里米亞都是俄羅斯的重中之重,而現在烏克蘭方面,在戰事上占不了上風,就跨過戰線,直接遠程襲擊克里米亞的基礎設施,這是俄方無法忍受的。
此外,烏軍的遠程攻擊,還有英美無人機及情報系統的配合,進一步擴大了整個戰爭的涉及面,也讓英美擴大了在黑海的軍事存在,這將進一步引發俄英美之間的直接沖突風險。
因此,烏方這些挑釁動作,完全就是在玩火,是在不斷挑戰俄羅斯的最終底線,這不僅不利于沖突的最終解決,而且還會進一步擴大仇恨和對峙,澤連斯基政府應該認識到將局勢穩定在已有狀況上的重要性,不斷的引發新問題、新矛盾,就是在把烏克蘭繼續往火坑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