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云山:五一自駕游火爆背后的冷思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 通訊員 羅孝民 王博
今年“五一”小長假,白云山景區一票難求、一房難求。面對洶涌的自駕車流,5月2日,嵩縣白云山景區無奈發布了《致廣大游客的一封家書》,對因受景區接待量和交通限制,部分游客未能進入白云山景區游玩體驗,表示抱歉。
一封“家書”盡管誠意滿滿,但與火遍全國的淄博燒烤,紅遍全網的洛陽漢服相比,有著“中國最美地方”之稱的嵩縣白云山,還是凸顯出了景區在運營、宣傳、服務上的不足和瓶頸。
今年“五一”期間登白云山的自駕車輛(張緯 攝影)
“旅游業寄托著依山傍水的詩和遠方及人間煙火的浪漫,但旅游產業如果永遠只依傍青山綠水,躺平在青山綠水上不思運營,總有一天要面臨枯竭。”洛陽市政協副主席、嵩縣縣委書記宗玉紅說,火爆的自駕游,已經出題在考驗白云山的觀念和服務。
白云山景區山水自然優勢獨一無二。
白云山是洛陽市第一批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和暖溫帶、亞熱帶交匯處,是秦嶺余脈伏牛山的核心區,擁有中原最高峰玉皇頂,落差1000多米的九龍大峽谷瀑潭成群,森林覆蓋率達98%,有“天然氧吧”之稱,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度,自然資源獨一無二。
白云山文化資源同樣獨一無二。
白云山地處三大流域交匯處,南北地域文化差異變化大,歷史遺跡有玉皇閣、張良祠、烏曼寺、云巖寺、千年銀杏林等文化遺存;有淳樸的民風民俗,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靠山黃和車村抬裝,是紅二十五軍長征經過地。
今年“五一”期間白云山的游客(張緯 攝影)
但隨著時代發展和旅游者觀念都改變,人們對“旅游勝地”多有新解,尤其是年輕人更在乎的是旅行的體驗:他們可以錯過最著名的歷史古跡,但必然要體驗當地風土人情;他們可以放棄城市招牌商業街,但不愿錯過山野農家的美味小吃;他們可以登山看東方日出,有可能在民宿里躺上一周......
綜觀假期“出圈”的每個“網紅景點”,都有平臺數以萬計的攻略、熱帖,景區本身則都具備獨特的“內容生產力”。
對標白云山,宗玉紅總結:
在運營上雖不乏戰略眼光,但在行動上吃老本、淺嘗輒止:過度依賴門票、換乘和索道等傳統盈利項目;沒有太多吸睛、新潮的旅游沉浸、體驗,缺乏配套、餐飲、娛樂體驗、旅游產品等要素,結果是旺季超負荷飽受詬病,淡季無負荷冷冷清清。
再者就是宣傳推介力度不夠。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宣傳方式上也不夠“下沉”,在年輕人鐘愛的社交平臺,相比其他網紅景點來看,曝光度較低,攻略也不多,貌似“低調”實為“低效”。
白云山如何辦?深度研究,馬上解決,精準服務。
日前,洛陽白云山景區發布:對到訪景區發現需提升改進之處獻言建策被采納的游客,頒發電子版《VIP證書》,享受一年內免門票一次、免交通票一次和景區自營酒店掛牌價六折優惠一次。
前往白云山的摩旅自駕游群體(資料圖)
謀劃開通上山索道,通過兩條索道和白云天路自駕上山,徹底解決交通和限流,解決白云山的通達問題。
將休閑特色餐飲、康體養生、運動休閑、文化包裝、度假體驗融入山水旅游。
將數字化應用、創新的產品、“旅游+”模式與提升景區體驗感結合起來,讓游客通過沉浸式旅游,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使游客在優美的山水中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文化創意中沉浸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這天上人間度假地享受高品質的旅游生活。
山也還是那座山,水也還是那灣水,景區還是那個景區, 期待洛陽白云山在變革中變美,在革新中出圈,在考驗中變熱變紅。不枉流傳多年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