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好看成績就高?科學家研究容貌影響,帥哥比美女有更多特權?

導讀所有人都知道,容貌對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響。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發現,長得好看的人能獲得更高的工資、更好的成績,和對生活更高的滿意度。...

所有人都知道,容貌對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響。

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發現,長得好看的人能獲得更高的工資、更好的成績,和對生活更高的滿意度。他們更不容易犯罪,所處的社會地位要略高于同背景的人。

這種現象被社會學家稱為“美貌溢價”,或者“美貌特權”。



它為什么會出現呢?

主流的解釋有兩種:
第一種,雇主、老師、領導天生更喜歡好看的人,有意無意地會給他們優待。
也就是說,美貌特權源自上位者的“區別對待”。

第二種,姣好的容貌本身就是“生產力”。因為美貌能提升人的自信,讓人更積極地做事,更熱衷結交朋友。這些特點,使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關于兩種解釋誰對誰錯,學界爭論不休。隆德大學的研究生阿德里安·梅希奇(Adrian Mehic)對此很有興趣。

“我一直都對歧視現象很感興趣。在經濟學研究中,針對性別和種族的歧視得到了很多關注,但對教育環境里基于顏值的歧視關注不多。所以,我想填補這個空白。”



梅希奇想研究學生的容貌如何影響教授打分。他找到隆德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的307個學生,所有人在前兩年學習相同的15門課,包括數學、物理、計算機、商業和經濟學。之后三年,學生們找自己喜歡的方向鉆研。

為了保證考試內容相同,梅希奇找的都是大一、大二學生。2019年,他們都在線下上課,2020年疫情發生后,所有人轉為網課。

這正是梅希奇想要的效果。



在線下時,教授和學生天天見面,好成績可以用“區別對待”解釋,也可以用“生產力”解釋。

轉到網課后,雖然隆德大學鼓勵學生開攝像頭,大部分人都不愿意開,一年下來教授根本看不到學生的臉。如果成績依舊很好,就只能用“生產力”來解釋了。

“綜上所述,這兩種觀察方式的不同,能幫我們區分美貌特權是源自教授的容貌歧視,還是學生容貌帶來的能力提升。” 梅希奇在論文中寫道。



梅希奇找來74人給307個學生打顏值分,1分為“非常沒有吸引力”,10分為“非常有吸引力”。經過一番計算,他得到每個學生的顏值均分(慶幸的是,學生們自己看不到分數)。

為了控制變量,他還把學生年齡、性別、父母收入、教授性別等數據囊括進去。

接著,梅希奇將15門課分為兩類,即定量課程和互動課程。定量課程就是所謂的硬課,比如數學、物理,它只看筆試成績,教授和學生之間不會有任何互動。


互動課程包含大量的師生互動,學生需要做PPT、團體作業和演講等,打分機制比較寬松。它包含商業課和經濟課等。



整理了兩年多的數據后,梅希奇最終得到了研究結果。
這結果……有點出乎意料啊……

先說說線下課程。當15門課一起算時,長得好看的人成績越好,只是關聯性不夠明顯。
如果除掉定量課程,只算互動課程,那么顏值的好壞和成績好壞強烈相關。

甚至,梅希奇寫出了一個公式,能用學生的顏值分來預測他的成績。



轉為網課后,奇怪的情況出現了。所有人的定量課成績沒有改變,而互動課中,好看的女生成績下降明顯,帥氣的男生卻沒有什么變化。

也就是說,雖然教授看不到大家的臉,但帥氣的男生仍然享有美貌特權。

“現場教學時,男生和女生都有美貌特權,可轉為在線教育后,女生的特權就消失了。這意味著,教育系統中的美貌特權是有性別區分的。” 梅希奇告訴媒體。



“我認為教授的審美偏好最能解釋女生的美貌特權。而男生,他們在師生互動低的情況下仍然有好的成績和高吸引力,更有可能是美貌產生的一些特性(比如,他們有更高的自信心)導致他們有美貌特權。”

梅希奇想了幾個原因,來解釋外貌如何提升男生的能力。

“相較于長相普通的學生,有魅力的男生在同伴間的影響力更大、更持久,這是一種和學習成績正相關的人格特質。此外,有魅力的人更善于社交,擁有更開放的人際關系,更加受歡迎。”



“更重要的是,這些特質都是和創造力顯著相關的。在互動課程中,比如營銷和供應鏈管理,學生需要展現出‘創造力’才能拿高分。加上互動課程中經常有小組作業,社交能力出眾的人才能占有優勢。”

好吧,聽上去有道理,可問題是……
為什么好看的女生沒有因容貌獲得能力提升呢?按理,她們也應該更加自信、社交能力更強啊?



有網友認為,可能是社會規訓導致女生的自信心普遍比男生低,哪怕容貌美麗也是如此。

“如果美女的自信心不如帥哥,我是一點都不吃驚。
社會對女性有相當苛刻的標準,我還從沒見過哪個女人對自己的外表100%滿意。”



“想想看,好看的女性從孩提時就更容易遭受騷擾,甚至已經被性騷擾過。”



有時美貌會惹上麻煩,所以有的女生會盡力低調。

“我八年級的英語老師經常故意掉東西,好蹲下身子窺視班上的漂亮女生。
為了避免被他偷看,我天天穿運動衫和寬松牛仔褲,把自己打扮得很丑……那些不是變態的老師們,我真感謝你們,能讓現在的孩子好過。”



有些人擔心這項研究會加重歧視。

“很多人會把(成績的改變)這件事怪罪女性,完全忽視是教授們基于外貌給分數,而不是她們仗著外貌得到分數。”



在評論區里,也有很多老師現身說法,想要完全客觀地給分數是很難的。有些時候,他們就是忍不住對一些學生有好感,對另一些有惡感。

關于美貌特權上的男女不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梅希奇的樣本人數實在太小了。



不過,無論研究到何種程度,人們對美的偏好是無法改變的吧。
人類沒有自己想得那么理性,看到好看的人和物,總忍不住給予更多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