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慶祝之夜,韓國梨泰院發生了恐怖的踩踏事件,讓全世界為之震驚。
一條幾米寬的斜坡小巷中擠入了成千上萬的人,擁擠不堪的人群層層疊疊地摔倒在一起,人們因為胸腔擠壓而窒息死亡。
截止到31日14時,踩踏事故造成的154名遇難者身份均已確認, 33位重傷者仍然在治療中。
根據媒體的事故還原,在小巷逐漸擁擠后,下坡拐角處有人跌倒,后方人流卻依然跟進,中間的人開始雙腳離地,不同方向的人互相推搡,一直到互相堆積地壓在一起,然后因為過大壓力而無法呼吸。
(圖源:新京報)
事故最嚴重的路段,是一段寬約3米、長約6米的下坡。
當時,這半間教室大小的空間擠進了300多人。
所有死者,都是在這里遇難。
這些遇難者,大多是時髦的年輕人,甚至也包含一些公眾人物。
參加過選秀節目的偶像李智漢、24歲的韓國職業棒球啦啦隊長金有娜、還有日本模特冨川芽生都在這次事故中過世。
而更多普通人的故事,也讓人分外唏噓。
一名遇難者的父親說,事發當天是他的生日。
“女兒知道這一天是我的生日,專門提前給我預定了一家高檔餐廳,讓我和妻子一同去慶祝。”
這名遇難者給父親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一條生日祝福短信,上面寫著:“謝謝你撫養我長大,以后我會報答你的,哈哈。”
還有另一名父親說,在這次事故中遇難的女兒一直很乖,是“他放在眼睛里都不會疼的寶貝”。
女兒曾經在三年前他身患白血病的時候為他移植骨髓,還曾經在生日當天給他發過長長的感謝信。
她會給他發出去玩時候的自拍,還會一直叮囑他注意安全、在人多的地方要注意——可最后,自己卻死在了人群踩踏之中。
(圖源:奮斗在韓國)
還有一名遇難者,是服完兵役后回家的兒子。
他回家后,一直為父親在建筑工地幫忙,努力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一次,他也是趁著生日的機會,終于把工作放下,抽時間和朋友見面一起放松。
而后……生日變成了忌日。
還有一對準備明年5月結婚的名牌大學情侶,當日一起去梨泰院玩。
兩個人在擁擠人潮中沉浮,男方本來想要保護自己的女朋友,卻在失去意識后被人潮推開。
隨后,男朋友在接受了周圍人做的心肺復蘇術后蘇醒,他拖著虛弱的身體,沖過去為女朋友做了一個小時的心肺復蘇。
卻最終也沒能將她救回來。
154條逝去的年輕生命背后,是更多心碎的親人與朋友。
最讓人心痛的,是這一切本應能夠避免:如果政府做好了風險預測,提前派人來管控人流,也許就不會發生。
事實上,在這次災難發生前的幾個小時,也曾經出現過一次危險情況。
在晚上7點左右,這條小巷的人群也擁擠到完全無法行動,不同方向的人群交織在一起,幾乎要發生事故。
但擁擠了一段時間之后,當時有一個女性爬到了高處,大聲呼喊著讓所有人先下后上。
人群跟隨著她的指揮調動,自發喊著她的指令、擴散到更多人耳中,再一點點有序移動,最終疏解了當時的危機。
——可并不是每一次危機,都能有人自發站出來。
潛在的危機仍在,最終一定會爆發……
根據韓聯社報道,這次事故發生的原因,最開始被認為是“有明星出現在小巷中”,或者“有人在分發毒品糖果”。
中國駐韓使館也立刻提醒大家警惕陌生糖果及飲料。
這的確是一個可能的重要因素:萬圣節有“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大部分商店都在分發糖果,而近年來韓國毒品愈加泛濫,很多毒販都靠免費分發毒品“打開客源”
但韓聯社采訪的一位幸存者也說道,她似乎聽到了遠處在喊著“推”、“推”的聲音。
——隨后,這個說法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幸存者證實。
很多人從死里逃生、驚魂不定的狀態中恢復過來之后,慢慢回憶當晚發生的事情,有不少證詞提到:
當天,有人在故意推搡。
一位接受采訪的在韓留學生說:
“本來就很擠了,還有‘瘋子’故意擠人,我當天走在路上也被人猛地往前一推,幸好站穩了。”
這條小巷發生的意外,很有可能與此有關。
根據幸存者的證詞,這條小巷從9點40開始就因為人群聚集無法通過。
但最開始人們只是無法移動,并沒有出現恐怖的擠壓。
半個小時之后,小巷入口處的后方傳來了“推”、“推”、“推”的呼喊聲:有四五個人開始大聲喊著這樣的口號,并且使勁往下推。
一位幸存者說:
“我身后一個20多歲的人說道‘啊,XX,大家跟我一起推吧!推!推!推!’ 隨后巨大的推力讓人群瞬間摔倒了。”
多個幸存者有同樣說法,其中還有人稱自己看到了一個“戴著兔子頭帶的人。”
在這群人的帶領下,推力慢慢增大,人群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去。
(圖源:@漂亮虎咚咚 )
一段事故前的視頻也顯示,最開始小巷中雖然人山人海,但并沒有出現恐怖的擠壓。
但突然之間,后面一股力量開始推動所有人不得不往前前進,很多人幾乎摔倒。
人群好不容易穩住之后,又是一股推力讓所有人都傾斜著倒下來,人群中一陣陣尖叫聲不絕于耳。
在這段一分鐘的視頻中,這樣的推力出現了3-4次。
小巷里的人在驚恐地尖叫,每個人都在大聲喊著“退、退、退”。
但是小巷外面的人卻不知道前方發生的事故,以為他們說的是“推”這個詞,又更加瘋狂地推了回去,大喊著:“我們這邊要更用力的推回去!”、“我方加緊!”
(韓語里面的推是 ‘??’,退是 ‘??’,發音相似)
震耳欲聾的音樂掩蓋了生死邊緣的人們的悲鳴和尖叫,又成為了這一場“推搡游戲”的背景音。
小巷外側的人完全不顧里面的人,開始使勁推。
動力十足的音樂聲中,他們越推越用力,越推越開心,越推越瘋狂。
而活生生的人,就慢慢被擠壓至死……
如果在第一時間就開始救治,受害者很有可能能夠救回來,但事故發生后,救援人員幾乎完全錯過了“黃金時間”:因為小巷中人群太擁擠,即使是救援人員也無法迅速進入。
更糟糕的是——因為當天是萬圣夜,所以很多人都將身穿制服的醫護人員、警察、消防人員當做了Cosplay,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更可怕的是,即使在慘案發生之后,還有很多人在繼續狂歡。
一段視頻顯示,救護車的燈光在閃爍著,而人群仍然在旁邊蹦迪,跟隨著音樂“Sex on the beach”跳著舞,成群地大聲唱著歌。
人們拿著手機拍攝救護車——同時也堵住了救護車的道路。
明亮的霓虹燈下,滿地都是橫躺著的、失去知覺的人,有無數人跪在地上,做著心肺復蘇術,試圖與死神斗爭。
旁邊的酒吧,卻在繼續大聲地播放歡快的音樂。
救護車的警笛和音樂混雜在一起,成為了心肺復蘇的節奏。
韓國警方用擴音器高聲喊著“希望各位盡快回家”,但周圍的人卻充耳不聞,繼續嗨著。
一位受訪者說:
“這就像是地獄一樣,我無法相信發生了什么。”
“我看到很多人還在笑——我不知道他們是真的覺得好笑,還是因為太害怕了,不知道如何處理。”
在失去知覺的人中,大多數都是年輕的女性。
同時,心肺復蘇術需要解開受害者的衣服,讓他們呼吸更加順暢。
而圍觀群眾中,就有人拿出手機,對準這些躺在地上的人拍攝,并發到網絡上肆意傳播。
現場,有人嗚咽著喊道:“不要再拍了,拜托快來救救人。”
這場萬圣節,成為了真正的人間煉獄。
有人死去,有人痛哭,有人唱歌,有人歡笑。
馬路的這一邊躺著無數的尸體,另外一邊卻還有人在擺出各種姿勢拍照,DJ在大街上唱著歌營造著熱鬧的氛圍,酒吧仍然在繼續狂歡。
“有些人就像是被惡魔蠱惑一樣,讓滿是哭聲的梨泰院更加悲慘。”
“梨泰院的萬圣節不是鬼魂的節日,而是惡魔的游樂場。而惡魔就是沉迷于酒和娛樂的部分年輕人。”
(有俱樂部在電子廣告牌上寫道‘讓我們玩得開心’)
甚至,在事故發生一個小時之后,周圍仍然有酒吧開門營業,店內擠滿了慶祝節日的人群,店前排著長隊。
警察大喊著:“拜托大家回家吧,就當是幫我們的忙,請解散吧!”
卻有人反駁:“那我們要到哪里去玩啊?”
在這樣的慘劇面前,人性的對比更加強烈。
有人主動站出來疏散人群,有人沖上前幫助救援人員做心肺復蘇,也有人漠視著無辜生命的逝去。
有人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這個寒夜,可也有人沒有半點對生命的尊重,在尸體不遠處繼續著狂歡。
——這種對比誕生了巨大的落差感,甚至讓人感覺到荒謬。
現在,事件已經過去了近48小時,韓國進入了國家哀悼期。
而人們終于冷靜下來,在悲慟中重新審視這一次事故。
警察開始調取監控錄像,查詢當時推搡的人。
而人群開始質疑政府,詢問為何政府在這樣的大型活動中缺席、失職。
希望事故真相盡早查明。
也希望這些人能夠安息。
R.I.P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