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表示,2023年開始,每月將為烏克蘭提供15億歐元的援助。這筆總計180億歐元的支出并不能滿足烏克蘭政府的需要,每個月烏克蘭政府需要大約30-40億歐元。由于烏克蘭國內稅收與經濟已經崩潰,這筆費用將由歐盟、美國和其領導下的國際金融機構承擔。
歐盟的預算主要有三大來源,成員國依照國民總收入繳納的會費,根據增值稅收入繳納的會費,以及邊境的關稅。由于英國脫歐,法德兩國要承擔的會費增長幅度均高過40%。這無疑是給本就已經陷入危機的德國與法國經濟帶來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希臘前財長:失去中俄,德國歐盟崩潰成定局
這讓法國人相當不滿。法國每年雖然也接受歐盟的補助,但與每年的會費相比,法國每年還得倒貼一百多億歐元。法國前總統候選人塞戈萊娜·羅亞爾就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現在幾乎已經成了北約代言人。言下之意,歐盟現在就是美國的傳聲筒。
而根據歐盟的組織架構,歐盟對外舞臺的主要代表是歐洲理事會主席,俗稱“歐洲總統”。但現在幾乎沒人知道常任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是誰。
歐洲內部也有不少人對歐盟的倒行逆施,打亂歐洲應有發展步伐賣力援烏的行為表示了不滿。10月22日,希臘前財政部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在接受德國NTV電視臺采訪時就毫不留情的表示,失去中俄,歐盟和德國的崩潰已經成為定局。
瓦魯法基斯并不是在危言聳聽,正是因為他見識過希臘的經濟問題,才會對歐盟和德國現在的情況不滿。希臘自身工業基礎薄弱,經濟主要靠旅游業維持。
在歐元區內,希臘本身就需要大量進口工業制成品,債務壓力本就很高。而自08年金融危機之后,希臘貿易逆差加劇,最終引爆了希臘的債務危機。這也是瓦魯法基斯辭職的主要原因,他也沒有辦法改變希臘的產業結構,只能不停借債維持國家經濟秩序不至于崩潰。經濟改革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而德國與歐盟的經濟騰飛并不是沒有條件的。便宜的能源價格,一體化后各國自由流動的勞動力,雄厚的科研和工業基礎,以及大量的資本,都是歐盟經濟的重要保障。但現在的歐盟卻無視這些條件。由于歐盟國家大多也是北約成員國,這些國家積極參與俄烏沖突,制裁俄羅斯天然氣,這讓歐洲能源價格高企,同時帶動了電費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的上漲。
而歐洲十年來持續的貿易順差也被打破,而貿易逆差也在迅速增長,達到了647億歐元。
而更可怕的并不在于財富的損失。作為歐盟經濟的優等生,德國的工業已經因為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而不得不開始考慮產業轉移。德國大眾與寶馬已經開始在美國新開工廠,而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100億歐元在廣東湛江建設一座一體化化工基地。而產業轉移帶來的則是德國國內崗位的減少,工廠的關閉。去工業化一旦開始,想停下來就很難了。
德國的產業結構將迎來顛覆性變化。而這將導致鏈式反應。
首先是國家財政出現危機。制造業是國家的根本,而產業轉移,政府稅收將逐步減少,雖然寅吃卯糧,印鈔和借債確實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因為國家沒有造血能力,沒有產品出口,就無法獲得外匯,而無法從制造業獲得產品,只能從國外進口,而本國失去生產能力最終會導致匯率暴跌,給國內市民發錢也只會導致通貨膨脹,最終,國家只能靠借外債維持運轉,這也是希臘債務危機的根本。
然后是失業造成的社會動蕩。產業的轉移對于遷出國來說等于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德國在現如今通貨膨脹高企的情況下已經出現了游行,而隨著去工業化進一步發酵,德國社會治安將逐步惡化。雖然剛開始可以通過加大治安投入維持社會基本穩定,但在財政逐步惡化的情況下,社會最終還是會陷入無政府狀態。
而一旦德國開始崩潰,歐盟的崩潰也是時間問題。德法兩國是歐盟的支柱,法國因國內通貨膨脹已經導致全國出現大規模示威游行和罷工,自顧不暇。10月19日,歐元區CPI同比增長9.9%。
危機之下,歐盟的解體已經可以預見
而就算歐盟經濟已經眼見要跌入深淵,歐盟內部卻并不團結。對陷入債務危機的希臘,歐盟開出了苛刻的援助協定。面對不想與中俄鬧翻,也不想接收移民匈牙利,歐盟想的不是考慮匈牙利的實際國情,而是宣布對其制裁。面對意大利新上任的總理,馮德萊恩毫不掩飾的對意大利進行威脅。
20至21日的歐盟秋季峰會,天然氣價格限制議案因德法之間分歧嚴重,未能通過。
歐盟本身由于各個國家的資源稟賦、產業分工等原因,各個成員國之間分歧本來就很嚴重。俄烏沖突讓裂痕更加明顯。而就算歐元區的經濟已經開始陷入危機,歐盟還是要加大俄烏沖突的干涉,這無疑是在加速消耗自己的資源。歐盟本就是一個松散的聯盟,在危機之下,歐盟的解體已經可以預見。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無疑還是美國,作為北約的老大,歐盟參與俄烏沖突背后最大的推手。歐盟成了美國的血包,美國運往歐洲天然氣價格是國內價格的三倍,還大力推動《低通脹法案》,拼命招商引資,補貼在美國建廠的企業,這無疑會加速歐洲的去工業化,而美聯儲的加息,導致美元走強,歐元與英鎊匯率都開始暴跌,無形之中,美國用能源,資源,金融資本,瘋狂收割歐洲,這也是佩洛西大言不慚的說美國通脹要比歐洲低的原因。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破壞的基礎上。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而美國,也會因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