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延吉9月7日消息(記者張學龍)常住人口不到80萬,“每萬人咖啡館擁有量”卻是上海的近4倍,延吉成為名副其實的“縣咖王”,據最新數據表明,僅2023年上半年,延吉就新增五百多家咖啡店。咖啡已經被延吉人默認為城市名片。
近兩年隨著延吉旅游的火爆出圈,咖啡消費熱度乘勢而上,手捧一杯“延吉”文創咖啡,在延邊大學網紅彈幕墻前拍照打卡,幾乎成為每位來延游客的規定動作。
據美團數據,全國縣城(含縣級市)咖啡消費熱度排行榜中,延吉高居榜首。咖啡已經成為延吉人的一種“文化自信”。
位于延大網紅彈幕墻東側60米處,有一家主打民俗工業風的茶伊娜鮮果茶咖啡,每天客流訂單源源不斷。該店用延邊特產蘋果梨,打造了爆款蘋果梨咖啡,今年的東北亞博覽會都成為爆品。據悉,在節假日旅游高峰期,該店單日能夠賣出蘋果梨咖啡1000杯。很多外賣都送到酒店、飯店、甚至高鐵站。
綠田咖啡,雖然開在朝陽川鎮的八道村里,但開業不久就吸引了不少人慕名打卡。該店負責人表示,現在延吉旅游很火爆,有很多外地游客專程來咖啡店打卡。
今年,借著文旅這股東風,延吉大小咖啡店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咖啡注入濃郁的本地特色。不少咖啡店結合延邊特產研發出蘋果梨咖啡、凍梨冰美式、東北大板拿鐵等特調咖啡,成為外地游客進店必買的爆品;專門設計帶有“延吉”字樣的咖啡杯套和咖啡袋,增強咖啡的本地文創屬性;在店內外布置具有延吉特色的背景墻,滿足游客拍照打卡的需求……游客們一張張手持咖啡的打卡照,又進一步吸引了咖啡愛好者來到延吉。
作為朝鮮族聚居地,延吉也被認為是國內最具異域風情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得益于語言相通等便利條件,許多70后80后延吉人赴韓國務工回來后就開起咖啡館,把韓國咖啡館的空間打造、服務細節以及包間文化都帶回了延吉。
咖啡在延吉經過十多年的市場培育,市民已經形成咖啡消費習慣,并非一朝一夕跟風。據統計,延吉的咖啡店已由今年初的300余家增至目前的800余家,僅延邊大學網紅彈幕墻周邊就新開了100多家咖啡店,部分網紅咖啡日銷量可達2000杯。被外界稱為“縣咖王”,既讓更多人了解延吉和延吉咖啡,也讓延吉的咖啡業進入了良性競爭狀態,從而進一步成為延吉旅游業的另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