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霸權主義有一個重要體現就是金融霸權,中國、日本等經濟大國都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但現在美國的霸權可能要從金融領域開始崩塌了。
稍早前美國財政部公布了今年5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不出所料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再度減持222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總持倉量僅剩下8467億美元,逼近14年來的新低。
這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高層接連訪華,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接踵而至,特別是耶倫訪華時,普遍觀點認為其主要任務是勸說中國買美債,最壞的結果也得是說服中國停止拋售美債。
耶倫
本周二百歲老人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坐不穩釣魚臺,動身抵達北京訪問,并一連獲得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和中國防長李尚福的接見,在與李尚福會見時,基辛格談到中美兩國目前有發生沖突的風險,而與王毅會面時,基辛格表示無論如何苦難,中美都應保持接觸。
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持續減持美國國債,就是中美關系脆弱的象征,因此近段時間美國派出高層接連訪華,希望能夠加強雙方的溝通。
除此之外,在布林肯、耶倫等人訪華前后,外界也一直猜測,美國可能會要求中國增持美國國債,但事實的情況卻是,兩國似乎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美債
數據上來看,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從去年4月份就已經低于一萬億美元,從2022年8月開始中國又連續7個月減持美國國債,2023年3月份少量增持,但5月份又大幅減持,總體來看是進一步退三步,美國國債已經逐漸被中國拋棄。
權威資料顯示,從2010年至今,中國外匯儲備從來沒有低于3萬億美元,2023年6月份外匯儲備規模為3.1萬億美元,但美國國債的比例卻在不斷下降。
中國是個主權國家,有權力根據自身需求對外匯儲備中的各種資產進行優化配置,這本來與美國無關,但中國的經濟體量太大,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行為,會對美國的金融霸權形成巨大沖擊,這才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美債危機
首先,中國長期持有大量美國國債,這在國際上有示范效應,因為它可以證明美國國債是一種優質資產,現在中國不斷減持,證明中國對美元資產的看法趨于負面,這很容易在國際上引發連鎖反應。
現在的美國早就是個“美債帝國”,2023年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高達32萬億美元,占GDP比例超過120%,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其他國家也會進入觀望狀態,國際市場上對美債的需求降低,靠發債度日的美國政府將會陷入巨大的麻煩。
其次,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證明中國對中美關系的前景比較悲觀,甚至開始擔心手中持有美元資產的安全性,這同樣具有示范效應。
西方制裁俄羅斯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對俄羅斯發起了各種形式的制裁,甚至直接沒收俄羅斯手中持有的美元資產,這給那些大量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帶來了嚴重的不安全感。
中國大幅減持美債,等于說是強化了“美債不安全”的心理預期,會促使其它國家加速拋售美國國債,要知道在金融市場上,心理預期比實際發生了什么更加重要。
美國債務突破法定的上限,美國政府還有各種手段進行緩解,但如果各國央行和投資者確認美債不安全或者不值得投資,美國就是完全取消債務上限,他的債券也賣不出去。
債務危機
正因如此,中國等國家減持美債,才會讓美國如此不安。
就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全部拋售美債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都在動蕩,美債雖然存在各種風險,但長期維持減持局面卻是很大可能的,畢竟美國咄咄逼人的做法,很難令中國將美債視為優質資產。
美國也應該認識到,中國手中有很多的反制手段,那種只許美國欺負別的國家,而別的國家不能還手的情況,以后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