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評論員 邱延波12月11日,鄭州某酒吧內,兩名身著防護服的人隨著音樂蹦迪,視頻被傳出后,沖上了熱榜。有人調侃,鄭州已經掌握了流量密碼。...
評論員 邱延波
12月11日,鄭州某酒吧內,兩名身著防護服的人隨著音樂蹦迪,視頻被傳出后,沖上了熱榜。有人調侃,鄭州已經掌握了流量密碼。說實在的,這個熱榜上得真有點摸不著頭腦。
蹦迪對著裝有明確規定嗎?顯然沒有!既然沒有,是不是有穿衣自由?穿西裝跳可以,穿休閑裝跳可以,穿棉大衣跳也可以。穿防護來個cosplay 有何不可?有句話說得好: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大白的業余生活有明確規定嗎?顯然也沒有!既然沒有,大白在工作之外,只要不違法,打牌可以,喝酒可以,逛街可以,為啥不能去蹦迪?別說蹦迪,就是蹦極礙著誰了?
從網友的反應來看,可能是礙著某些人的刻板偏見了。
在這些人眼里,警察就得穿警服,醫生就得穿白大褂,領導就得坐小車,農民工就得扛個蛇皮袋。三年防疫,讓某些人有了這樣的認知,醫生就得穿防護服,大白就得是醫生。是大白就得在一線防疫,進酒吧蹦迪的都是社會青年。
眼下,疫情防控正在不斷優化,社會正在逐步恢復正常,有人說放開了,更危險了,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這種情況下,又想蹦迪開心,又怕陽,更不想傳給家人,穿著防護服蹦迪有毛病嗎?顯然沒毛病!即便人家不是出于防病毒的目的,就是為了穿著奇裝異服吸引眼球,也很正常吧.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酒吧里穿防護服蹦迪卻上了熱榜,連酒吧都被迫出來回應:穿防護服蹦迪的并非大白,防護服是顧客自己帶進去換上的。
不是所有的醫生都要穿防護服,穿防護服的不一定都是醫生。防護服只是一種商品,誰想穿,隨處可買。
“大白”蹦迪上熱搜,沒有什么流量密碼,如果非要說有,刻板偏見是最大的推手。消滅病毒容易,消滅腦子里的刻板偏見難。自由包容的社會,容得下妙手仁心,也要容得下大白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