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呂祝子恒:追問時間

導讀追問時間呂祝子恒也許我不該追問時間去哪兒了,或者說我沒有資格追問時間。在大人們眼里,尤其在自認為有些經歷、有些滄桑的人眼里,還輪不...

追問時間

呂祝子恒

也許我不該追問時間去哪兒了,或者說我沒有資格追問時間。在大人們眼里,尤其在自認為有些經歷、有些滄桑的人眼里,還輪不到我一個毛孩子來追問時間。雖然我已經上高三了,快滿十八歲了。但在他們眼里還不算成人,還不配追問時間,那樣會顯得矯情。這就是他們的邏輯。

記得語文課本里學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便在大人面前長吁短嘆,端著一杯清水叩問蒼天,結果招致的不只是奚落,甚至是一頓臭罵。用大人的話說:你沒事問蒼天干什么?你端個水杯當酒杯故作深沉干什么?你應該做的是問課本問老師,還有哪些問題沒搞懂。看看,這就是他們的邏輯,學生不該問蒼天,不該問宮闕,不該問今夕是何年。總之,學生就該埋頭書本,不要問一些無聊的問題,比如時間和歲月。

追問時間很無聊嗎?我追問時間可是認真的。

但時間到底是什么東西?當猛不丁問到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一時半會都答不上來。人們總說要珍惜時間,那么時間究竟是物質,還是能量呢?時間其實并不是真實存在的物質或者能量,而是人類創造的一個抽象概念。其實沒必要深究下去,只需知道時間我們每天都會用到。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需要依靠時間來進行合理的規劃,一天24個小時,一個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總之,我們用時間來衡量日夜的更替。可以說,我追問時間去哪兒了,也就是追問那些更替了的日夜去哪兒了。是不是丟在風中了?

自己快十八年的時間,那是十八次輪回的春夏秋冬啊!在別人眼里無足輕重,可有可無,但在我眼里可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個白晝和黑夜。不敢說風雨兼程,卻也是緊趕慢趕追過日月星辰的。見識過風風雨雨的,見識過寒來暑往的。

是的,從幼兒園發蒙讀書,到小學、初中、高中,似乎只是眨眼的功夫,自己就長出了細小柔軟的胡子。自己就成了小伙子、小青年,雖不足以用仰天長嘆來感懷,但表示一下驚訝還是可以的,悄悄問一下自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是可以的。想笑話那是大人們的偏見,我一點都不覺得可笑,甚至還有那么一點點憂傷和悵然。千萬不要說我無病呻吟,我是真想弄清自己的時間去哪兒了。

也許,我的時間都交付給老師了,交付給課堂了,交付給課本了,交付給作業了,交付給考卷了……從早自習到晚自習,從早晨五點半到晚上十一點,這就是我的時間去處,這就是一個學生的時間歸宿。

當我已經弄清自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新的問題出現了,我必須繼續追問:自己用掉的十八年時間到底有沒有價值?又會是什么樣的價值?也許,通過高考能找到部分答案,而完整的答案需要用一生去尋找。

(作者系重慶八中高2023級18班學生)

版面欣賞

編輯:羅雨欣

責編:陳泰湧

審核:馮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