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舟 封面新聞記者 賈嬌
12月14日,四川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道子田村,羅雪蓮正認真觀察著高位池的水質及白烏魚的長勢。
羅雪蓮是一名“90后”,幾年前她在成都做家具批發生意,但隨著家中父母的年邁,孩子的成長。“當時我就在想,不如回家來干點兒什么,既可以照顧家庭,也可以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事業。”羅雪蓮說,雖然有點兒放不下自己經營了幾年的家具生意,但回鄉創業的念頭卻一直縈繞在她的心上。
在和家人說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于是,羅雪蓮便開始張羅起自己的水產養殖事業。今年4月,羅雪蓮在道子田村,成立一禾一種養殖家庭農場。
羅雪蓮介紹,在成立之初,農場就秉承綠色、生態、環保種養的理念,以內江師范學院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為技術依托單位,開展“退漁還田”工作。還將養殖池塘改建為稻漁綜合種養基地,構建“帆布池+稻田+池塘”的白烏魚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將養殖尾水經稻田和池塘異味凈化后循環利用,達到穩糧增收、水產增效的目的。
目前,該農場面積達280畝,主要開展白烏魚、小龍蝦、羅氏沼蝦等水產品的養殖,預計2023年4月將會進行第一次白烏魚及稻蝦的銷售。
農場的成立也為周邊村民帶來了就業崗位。在這里務工的大爺劉德華告訴記者:“我長期在這里干活,每個月固定工資有4000元左右,主要是照看這里的白烏魚,還方便照顧家里,老板人也好相處,我非常滿意!”
不僅如此,羅雪蓮還帶動了農戶從事白烏魚養殖,為其提供技術支持,讓他們通過養殖白烏魚提高家庭收入。
目前,羅雪蓮的一禾一種養殖農場共養殖白烏魚44萬尾,可年產白烏魚18萬斤,小龍蝦6萬斤,優質水稻26萬斤。
“我成立農場的初衷其實是想換一個奮斗的方向。我也沒想到,還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到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羅雪蓮說,“現在的我做起事來都非常有干勁兒,希望未來能帶著更多的村民一起發家致富,使我們的家鄉越來越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