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嘆為觀止的青綠山水,雅致清麗的宋韻美學,婉轉柔韌的夢幻舞姿,穿透古今的藝心對視……12月14日晚,時隔150余天之后,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成都站域上和美專場“第二輪”演出,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劇院重磅回歸,再度帶領觀眾“沉浸式”溯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燃”成都演出市場的復蘇。
今年7月,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三輪加場”“三輪秒磬”的市場熱度,創造了四川演出歷史的票房奇跡,好評如潮。隨著疫情防控“新十條”出臺,旅游市場再迎利好,《只此青綠》與成都觀眾再續“青綠之約”,助力蓉城文旅市場盡快復蘇。
在闊別成都觀眾的日子里,《只此青綠》仍不斷打磨提升——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上斬獲了我國舞臺藝術政府最高獎“文華大獎”,入選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創新成果。
此次《只此青綠》成都站域上和美專場由域上和美集團、中演院線聯合主辦,劇目作為成都演藝新地標——成都高新中演大劇院2022開幕演出季開幕大戲驚艷亮相,帶著新的光芒精彩“歸來”。
此次青綠成都站回歸演出,依然保持“開票即磬”的“超高溫”狀態。域上和美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疫情防控‘新十條’發布后,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大家選擇勇敢地走進劇場,‘青綠’在成都再次引發市場熱烈反響,充分說明觀眾高漲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開始陸續釋放,這給了我們文旅從業者極大的信心。”
《只此青綠》畫家希孟的扮演者張翰也表示:“‘跨城追劇’‘二刷忠粉’,成都觀眾太熱情了,一直在各大社交平臺呼吁我們早日回歸,如今再次到來,我們一定不負大家的熱切期盼。”在他看來,成都是人文底蘊深厚的世界文化名城,這里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藝術生活。“藝無止境,觀眾對青綠的喜愛、市場對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的熱烈響應,也在不斷激勵我自己和全團持續精益求精,以最好的演出回饋蓉城。”
據悉,此次演出團隊還特地安排四川籍演員參與多場演出,用匠心演繹展現川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熱愛,呈現韻味極致的“青綠之美”。演出以雅致清麗的中式美學,營造跨越千年的夢境,跟隨“展卷人”的腳步,現場觀眾不僅走進了《千里江山圖》中的錦繡河山,還成功與畫家王希孟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激活了內心的中華文化基因。
不少觀眾點贊:“主辦方用心了,雖然經歷了退票復購等等流程,但是最終能如愿一睹‘青綠’,再久的等待也值了!”“這部‘破圈’神作,讓中華文化瑰寶穿越千年再展無限魅力,美到窒息!”“一場穿越千年的美夢,看完已是淚滿襟”……
據了解,截至此次成都演出,以展卷舞臺為起點的《只此青綠》,全國巡演已超200場,網絡平臺累計曝光超100億次,引發全民追捧,已成為國民級文化爆款與現象級舞臺藝術作品,其下一步如何“活化”尤為關鍵。擁有《只此青綠》旅游演藝版獨家版權的域上和美集團,目前正在加速推進旅游演藝版的駐場選址和劇目創編,以便讓更多的觀眾和游客,能走進劇院一睹‘青綠’之美。
“旅游演藝版將延續原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美學的深入挖掘和生動呈現,對匠人匠心的尊重和敬意等核心表達。”《只此青綠》的出品人、監制之一,域上和美集團董事長邱偉表示,旅游演藝版將應用數字技術、浸沒演繹、交互體驗、創新舞美等國際前沿表現手段,以開放融合的姿態展現IP豐富多元的樣貌,讓觀眾更加直觀地領略國寶文化的經典魅力,打造一臺既叫好又叫座的文旅融合經典新作。
據了解,該項目文創產品開發和周邊產業配套打造也已啟動,屆時將形成全產業鏈的IP市場體系,探索文博文藝資源創編活化、市場轉化、文旅融合發展的全新模式。“我們力爭以更多‘四川造’‘成都造’文旅精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邱偉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