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罵越華美!國米內部反省一將理應獲贊“攻堅第五人”終破詛咒

導讀帶著激戰巴薩后的疲憊,國米穩穩擊敗薩勒尼塔納,拿下“計劃內”三分,以近4戰3勝1平的方式,宣告球隊徹底走出之前的低谷。這一戰國米有很...

帶著激戰巴薩后的疲憊,國米穩穩擊敗薩勒尼塔納,拿下“計劃內”三分,以近4戰3勝1平的方式,宣告球隊徹底走出之前的低谷。

這一戰國米有很多收獲。

比如勞塔羅追平米利托的聯賽進球紀錄(62球)。

比如恰爾汗奧盧在拖后中場位置越踢越好,助攻就不說了,單是單場12次搶回球權,就是國米中場許久才能一見的奇景。

比如什克里尼亞爾首次在聯賽戴上隊長袖標,每次球隊換人他都會去送上鼓勵,如此隊長,令國米非常安心。

但意媒討論更多的,卻是另一個人:巴雷拉

時下無論在意大利還是在全球,巴雷拉在國米都是很特別的球員:輿論界對于他的批評一直很多,這既是因為各界對他的期待值實在太高,也是因為他那些小的壞毛病確實太扎眼(攤手、抱怨隊友、抗議裁判時容易上頭),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狀態缺乏穩定性,時神時鬼。因此,巴雷拉今晚成就的紀錄,就更顯珍貴

在對陣巴薩精彩破門后,巴雷拉在今天又攻入非常精彩的進球。

自加盟國米至今,巴雷拉一直是意甲賽場數據最華麗的中場之一——舉個例子,他身披藍黑軍球衫貢獻了27個助攻,放眼全意甲同期也能排名第四,僅次于米林科維奇、恰爾汗奧盧等數據狂魔。

但是,他還從未連續兩場比賽取得過進球,今天,他終于實現了這個關鍵的第一次。

貴為意大利“國寶”的巴雷拉,要想繼續進步,要想從“洲際級球員”提升為“世界級球員”,應該怎么做?已經到了這個年齡(25歲251天),他的技術不太可能躍升式進步,身體素質和技術風格也已徹底定型,要想進步,希望就在于提升精神力。其中最關鍵的是兩點,其一,提升狀態連續性。再者,控制負面情緒。意媒之所以瘋狂贊美巴雷拉,正是因為,本賽季國米遭遇極大困境后,巴雷拉在這兩方面都有所進益,這成為藍黑軍這波反彈的助力之一

先來看狀態的穩定性,無需多說,列下數據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2019-20賽季,巴雷拉的國米一年級,27場聯賽,打入1球助攻4次,每403分鐘參與一球。

2020-21賽季,二年級,36場聯賽,3球7助攻,每287分鐘參與一球。

2021-22賽季,三年級,36場聯賽,3球11助攻,每208分鐘參與一球。

本賽季到目前為止,10場聯賽854分鐘,3球4助攻,每122分鐘參與一球。

盡管進攻數據的取得,與教練使用方式、戰術定位有關,但無論怎樣,巴雷拉的進攻效率自加盟國米后一直在提升,這是實打實的。小因扎吉時代,國米最大的戰術難題就是怎樣找到“進攻第五人”——除了雙前鋒、兩飛翼之外,穩定的第五個火力點。如果巴雷拉能持續這樣的勢頭,那他給球隊的幫助,將是戰略性的

都說巴雷拉“時神時鬼”。效率的提升,也就意味著他“鬼”的時間正在相對變少——雖然目前,他的進步還只能定義為是“量變”,但若連這個都沒有,就不用想著他有朝一日能“質變”了。

再來看負面情緒的控制。

國米與薩勒尼塔納的賽前,巴斯托尼在接受采訪時特別強調,之前連敗時間,國米內部存在一些問題,但這并不是因為球員們對教練或戰術不滿。關鍵轉折點,是球隊進行了些內部溝通,共識是,球員們抱怨隊友實在太多,所有人都承諾改變惡習。這次溝通后,國米開始找回團結,這是成績反彈的基礎

很顯然,過去,“抱怨較多”的人中,就有巴雷拉。

近期的比賽中,巴雷拉攤手頻率下降,向隊友咆哮的畫面也看不見了,這都是肉眼可見的事。攤手變少,表現變好,這是不是因果關系?至少個人認為是有關系的。

無需神吹,巴雷拉加盟國米至今,148場各項賽事的表現證明,他確實有些短板需要改進。所以,此刻應該稱贊的不是巴雷拉神乎其技、勇如天神,而是他正在努力改錯,提升。

順便提一項紀錄:在漢達諾維奇沒有出場大幅拉高數據的前提下,本戰國米首發平均年紀還是達到29歲又61天,這意味著,意甲本賽季最老首發Top 11榜單里,國米獨占5席之多,骨干陣容過于老邁,這是無從粉飾的傷疤和隱患

國米未來希望何在?老將沒有未來可期,所以死命吹噓哲科,意義不大。

年輕人成材與否又充滿不確定性,可以有美好期待,但不宜過高。

指著老板砸錢買買買,這更是不切實際。

所以,國米最希望看到的,是勞塔羅、巴雷拉等“中生代”球員扛著球隊前行,至少能在這兩年的困境期,給球隊多提供些保障。

所以,輿論界批評巴雷拉偏多,可以說是“愛之深、責之切”。

所以,只要巴雷拉想進步,能進步,那就不該吝惜掌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